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产学研合作动机、合作行为对高校科研团队学者的学术绩效影响研究

产学研合作动机、合作行为对高校科研团队学者的学术绩效影响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杨小婉,朱桂龙 著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185150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大学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使命促使大学与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大学作为供给方,为需求方的企业提供互补性创新资源,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企业技术能力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应在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自主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组织目标的实现。然而,我国大学的科研人员,尤其是工科领域,对应用研究的过多追求导致产学研合作的重点向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层面下移。由于这种产学研合作的目标是以企业为导向,这使得其反向地对大学目标和学者的学术绩效达成方面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学术界过去对这一研究的关注点大量聚焦在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绩效或合作绩效的影响上,对于产学研合作影响大学的研究,尤其是对个体层面上学者的学术绩效的影响路径缺乏探讨,更缺乏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本书将研究点落脚在微观个体层次,以高校科研团队的学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等,围绕为什么参与产学研合作、怎么做以及参与产学研合作带来的学术绩效结果如何的逻辑,搭建了“合作动机是起点,资源投入是中介,伙伴匹配是调节,学术绩效是目标”的概念理论框架,明确回答“高校科研团队的学者是如何基于异质性的产学研合作动机去选择不同的合作行为,进而最终实现学术绩效最大化?”这一核心问题。本书的理论贡献在于:首先,以合作动机为突破口,延伸和丰富了大学产学研合作理论在个体层次的研究,为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微观基础;其次,综合考虑了产学研合作行为个体自身及个体与环境交互的特征,揭示了不同产学研合作行为影响学术绩效的机理,更立体地展现了产学研合作行为及其对学术绩效的影响过程;最后,将“动机-行为-绩效”的经典框架运用在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领域,剖析了异质性合作动机的高校学者通过产学研合作反哺学术研究的路径,为解释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者学术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综上所述,本研究为我国高校学者参与产学研合作实践以及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管理问题提供了理论和现实指导。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