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媒体与社会(第三十四辑)(仅供馆配)

新媒体与社会(第三十四辑)(仅供馆配)

  • 字数: 421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谢耘耕主编 著 无 编 无 译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4268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24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该刊是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面向全国推出的新媒体与社会方面的学术展示、交流平台。本辑是第34辑。主办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是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2011年,经批准成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高校建立的唯一的互联网舆情研究基地,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985文科特色创新基地。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每年定期为国信办、中宣部、中组部、全国哲社办、教育部、公安部等国家部委和上海市政府等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报告共20余份。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肯定。为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的传播转型和研究进路,CSSCI来源集刊《新媒体与社会》(第三十四辑)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传播转型迭代与生态重构”专栏,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视域下的传播变革与深刻影响,内容涉及国际传播、人智交互、法律治理、事实核查、网络空间、学科教育等。
作者简介
谢耘耕,文学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有二十年的新闻采编和媒体经营管理经验。主编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新媒体与社会》(CSSCI来源集刊)等。创办并连续举办八届研究生暑期学校“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先后有三十多篇新闻作品和论文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上海新闻奖、湖北新闻奖、上海新闻论文奖等奖项。2010年11月,经上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批准,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挂牌成立。 研究领域:新媒体与社会、危机传播管理。
目录
·“新一代人工智能:传播转型迭代与生态重构”专栏·AIGC对传播学定量研究的意义  刘德寰  张涵模拟效果: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国际传播效能提升  沈国麟  张锦涛智媒时代国际传播精准化的路径创新  高毅丹  陈虹AI认知依赖的多维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  张家铖  沈阳生成式人工智能环境下的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新进路  张恒军  杜龙钰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风险的法律治理  徐伟  何野真假“智”辨: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事实核查的价值、逻辑与强化  曾祥敏  刘思琦人机共生环境中的社会惰化风险研究  黄琦翔  黄健慧论认知战的历时回溯、内涵演化与现实基础  谢耘耕  张秀丽重思听觉媒介:智媒时代中文播客的复兴、演化与实践进路  尹子伊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驱动逻辑、自我调适与潜在问题  郭毅  龚逐流个体为何信任生成式人工智能?——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詹海宝互动与互构:人工智能时代青少年“自社会化”转向与引导策略  黄欣欣  徐尚·学科前沿·微观权力视角下数字游戏的时空控制与传播规训  严功军  杨张颖社交媒体中正面报道的情绪传播研究  赵云泽  项甜甜融合·分离·再融合——身体作为感知媒介  李慧敏  石磊理解与解释:传播技术决定论的方法论反思  方惠数字平台生态中社会评价模式的异化与治理:能力正义理论的启示  曹钺AGI时代人机共生景观下的媒介化生存:新的延伸、相互形塑与潜在异化  张静  王楠·学术沙龙·数字仪式中国家认同的中介路径与机制    ——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高校网络拉歌为例  马锋  郭扬表征、意涵与语境:扶贫纪录片影像空间生产比较研究  田秋生  安浩国内事实核查平台实践中的言据性策略研究  袁会  周怡婷网络认知战的运行原理与应对机制研究  谢耘耕  詹海宝“一带一路”社交媒体传播网络的十年变化:内外差别与国际融通  来向武  王琨从理论溯源到深描再释:舆论学知识体系的重构    ——评郭小安教授《反思与重构:新时代舆论学研究的知识转型》  刘丹凌  任浚瑜连接与冲突:移动社交中的互动规范及策略研究  李雪晴  顾昭玮  周睿琳流程再造:数智技术对中华文化战略传播的变革  张文青  陈虹基于语料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建构和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蔡毅强  王林林以连接促可知:新时代国际传播的媒介化可见考察  张秀丽  窦博乐  操诗悦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  符万年  徐园园·个案研究·直播带货对农村妇女乡村社会身份重构的影响研究    ——以“蜀中桃子姐”为例  宋瑾  刘国强智媒时代综艺节目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的融合叙事及价值实现    ——以《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为例  李开渝  刘嘉奥  王玉娇Table and Contents and Abstracts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