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3)(仅供馆配)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3)(仅供馆配)

  • 字数: 305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肖远平柴立王伟杰主编;王月月执行主编;李霞副主编 著 无 编 无 译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3791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在《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2)》的基础上,继续对我国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进行了分民族、分地区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各类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基本现状,利用文献资料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指出了未来少数民族非遗发展的多元化模式和可行性路径。本书主要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报告。主要回顾了中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基本经验,分析目前我国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保护区内建设文化特色不足、民众整体参与度较低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发展建议。第二部分为区域、民族篇。主要统计果洛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丽江市、西藏自治区等区域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概况,指出在非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发展建议,针对纳西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进行探讨和分析。第三部分为文化生态篇。主要对旅游扰动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居民的影响予以探究,对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所起的作用进行剖析,并基于思南花灯戏唱本进行文化记忆及叙事功能的探讨,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提供经验和理论依据。第四部分为非遗利用篇。主要从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角度切入,深入探讨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广西壮族织锦、松桃苗绣、都匀毛尖茶的“生产性保护”实践,分析传承主体的重要作用。第五部分为借鉴篇。主要探讨日本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经验,日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政策演化以及国外手工艺推动乡村发展的案例,为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和非遗助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第六部分为2022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事记。叙述2022年我国政府层面和学界层面发生的与少数民族非遗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
作者简介
肖远平 彝族,贵州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文学博士,二级教授。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智库创新人才“先锋人物”、黔灵学者、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区域一流学科带头人、贵州省人民政府学科评议组成员、贵州省委办公厅决策咨询专家。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重点研究基地(高等院校)主任、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全国民族教育研究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兼任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研究院副院长、“少数民族非遗蓝皮书”主编、《民族文学研究》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文学卷》编委。 主要从事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民族文化产业和民族教育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一般项目、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研究重大招标项目、重点委托项目、国家民委项目、贵州省哲社重大项目等13项;获国家民委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贵州省文艺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十余项;在《民俗研究》《民族文学研究》等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研究》《苗族史诗〈亚鲁王〉形象与母题研究》等著作十余部。
目录
Ⅰ 总报告1中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基本经验、问题及未来展望  王伟杰  李美艳  赵艺  张蕴瑶  赵晴/001Ⅱ 区域、民族篇2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卓泽加/0253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张慧萍  陈冲/0414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赵经纬  袁同凯  朱远灵/0565西藏自治区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报告  崔逸菲  周毓华  杨吉然/0726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付敏  赵子权/0867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封尘  马灵玮/100Ⅲ 文化生态篇8旅游扰动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居民的影响    ——基于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调查数据  何琪敏  谈国新  孙传明/1179少数民族非遗助推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肖志鹏/13010文化记忆及其叙事:基于思南花灯戏唱本的讨论  赵尔文达  李旭东/143Ⅳ 非遗利用篇11文化数字化战略下广西壮族织锦技艺活化路径研究  黄璐  张世甲  李林/16512生产性保护视域下松桃苗绣的传承及其文化建构  肖寒  肖李/18013文化品牌建设背景下都匀毛尖茶的保护实践与利用研究  韦布花/19514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主体生产性保护的现状与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王月月/206Ⅴ 借鉴篇15日本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经验与启示  胡亮/21916日本、韩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政策演化与经验借鉴  胡辰洋/23217国外手工艺推动乡村发展的案例对我国传统手工艺助推乡村振兴的启示  肖宇强/247附录 2022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事记  欧碧霞  朱婧/263Abstract/287Contents/29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