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研究/现代大学德育创新研究丛书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研究/现代大学德育创新研究丛书

  • 字数: 31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贾月|总主编:张耀灿
  • 商品条码: 97875227393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友善是立德树人的内在 要求,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基 础,这就要求教育者在理论 和实践中注重大学生友善价 值观生成问题。本书围绕“ 如何促进当代大学生友善价 值观生成”这一现实问题, 以五大板块探究了促进当代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何以 重要、为何提升、何以可能 、何以实现等主要问题。基 于对友善价值观及其生成的 概念界定和结构分析,以问 卷调查、深入访谈相结合的 方式,对当代大学生友善价 值观的总体状况、群体差异 、影响因素、生成状况进行 调查研究。在分析影响因素 的基础上,探究当代大学生 友善价值观生成的过程、规 律与机制。
作者简介
贾月,女,河南新乡人,法学博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讲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价值观和道德教育等问题研究。主持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9项课题。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州学刊》《思想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价值 二 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国内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问题研究 (二)国外与友善相关的问题研究 (三)研究评析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友善价值观及其生成的概念界定 一 友善价值观的概念界定 (一)何谓友善? (二)当前对友善概念理解的误区及澄清 (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 二 友善价值观的内容结构和基本理念 (一)友善价值观的内容结构 (二)友善价值观的基本理念 三 友善价值观生成的界定 (一)生成与培育、发生、养成的概念辨析 (二)友善价值观生成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现状及生成特征 一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总体状况 (一)对友善现状评价较好,但对社会风气较为不满 (二)友善认同度较高,但友善认知具有模糊性 (三)友善情感较强,但行为评价具有纵容性 (四)友善意志较明确,但具有波动性 (五)友善信念初步确立,但具有犹豫性 (六)友善行为较自觉,但具有差等性 二 不同群体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差异分析 (一)男女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差异比较 (二)不同年级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差异比较 (三)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差异比较 三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特征 (一)生成主体具有自主性和从众性 (二)生成过程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三)生成途径具有多维性和交错性 (四)生成动力具有期待性和回馈性 (五)生成方法具有体验性和多样性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影响因素 一 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重要客观因素 (一)社会发展为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带来机遇 (二)社会乱象增加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难度 二 学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主阵地 (一)学校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初见成效 (二)学校引导不当弱化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效果 三 家庭是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基础性因素 (一)家庭教育为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提供积淀 (二)家庭结构变迁削弱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基础 四 同辈群体是影响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直接因素 (一)同辈群体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 (二)同辈群体不良影响制约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 五 主体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主观性因素 (一)大学生自身优势促进友善价值观生成 (二)大学生内在心理偏差阻碍友善价值观生成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过程和规律 一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过程 (一)获取过程——友善认知形成 (二)接受过程——友善信念和意志形成 (三)外化过程——友善行为实施 (四)养成过程——友善习惯养成 二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过程的规律 (一)自我超越律 (二)内外结合律 (三)知行转化律 (四)协同作用律 第五章 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路径与机制 一 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路径探索 (一)社会支持系统是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重要保障 (二)学校培育引导是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主渠道 (三)家庭熏陶是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高效路径 (四)自我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内在路径 二 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机制建构 (一)友善文化教育——传递机制 (二)友善情感激发——感染机制 (三)伙伴精神塑造机制 (四)友善行为回应——评价机制 (五)友善价值德法互融——保障机制 结语 附录1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2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3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研究的质性访谈示例 附录4 论当前社会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机制 附录5 论公益慈善中公众对受助者的伦理期待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