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指向现代的儒学欧阳帧人陈中朱小明著孔学堂文库系列

指向现代的儒学欧阳帧人陈中朱小明著孔学堂文库系列

  • 字数: 432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孔学堂书局
  • 作者: 欧阳帧人,陈中,朱小明 著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8077036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7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基于天道生生大德化境中的仁,感于人则立于身心性命。然而因为种种的世俗之习的交感和物化异化之遮蔽,回归开显仁的生命境界,即孔子所谓“知德”“上达”,《大学》所谓“明”,《中庸》所谓“率性”“修道”和孟子所谓“必有事焉”,则需要一个修养觉证的过程,其本则仍然基于个个鲜活的主体之人本身,并以身心为本根。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凝聚而成的传统美德为主要着眼点,以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为阐述线索,以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为宗旨,以新时代的道德状况为语境,从哲学的高度详细地解读中华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内涵,从历史脉络的深处挖掘道德观建构的历史基因和文化土壤;从历史和现代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传统美德与当代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深化传统美德的价值空间,积极探索传统美德的理论创新和现代转型;站在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宏大语境,使中华传统美德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展开了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从而促进传统美德的自我丰富和完善。本书的独特视野与内容为当代道德观的建构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借鉴,并为缓解或解决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和道德滑坡提供一剂良方。本书植根于儒学的渊源与流变,对当代儒学的发展进行了不懈的探讨。
作者简介
欧阳祯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阳明学研究》杂志执行主编,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陆九渊研究委员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王阳明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周易》研究学会副会长,贵州省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目录
第一编 中华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思想 002 第一章 天人之际 002 第一节 论《大学》与《中庸》的天人关系 012 第二节 《尚书》的性情思想研究 021 第三节 先秦儒家哲学的宗教特质 032 第二章 诚之者人之道也 032 第一节 先秦“仁”的心性学研究 045 第二节 “礼之三本”的道德意义 055 第三节 论孟子仁政理想的重要途径—— “养” 066 第三章 天视自我民视 066 第一节 从对《韶》乐的态度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076 第二节 《孝经》——安邦定国的法宝 086 第四章 阳明学的创新 086 第一节 论《大学》“三句教”的人学思想及其道德精神 ——以阳明心学为中心 096 第二节 《大学》八条目及其道德根据——以阳明心学的良知说为中心 第二编 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 112 第一章 传统美德的文化母体功能 112 第一节 从先秦儒学的德治仁政解读儒学政治的正义性 128 第二节 孟子道德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及其现代化思考 144 第三节 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因和文化土壤 151 第二章 传统美德与国家层面的价值观涵养 151 第一节 传统儒学的富民思想及其现代阐释 165 第二节 孟子义利观及其社会经济伦理阐释 178 第三节 现代民主语境下儒学民本思想的反思与转化 194 第四节 传统和谐理念及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启示 207 第三章 传统美德与社会层面的价值观涵养 207 第一节 儒学自由观的精神特质与现代转向 219 第二节 传统性善论的思想价值及其对于当代平等观的启示意义 234 第四章 传统美德与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涵养 234 第一节 诚信美德的传承与现代转化 245 第二节 传统儒学的交友之道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迪价值 256 第三节 第三编 传统儒学敬业观与社会主义敬业价值观的历史联系及其现代培育 传统美德的转化与当代道德观建构 270 第一章 传统道德的治化意义及其现实困境 270 第一节 论德主刑辅的政治哲学——以《论语》《孟子》为中心的考察 279 第二节 传统道德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 ——以传统道德文化本身的发展为例说与启示 289 第三节 传统道德在当代道德观建构中的现实困境 ——基于现代教育的分析 298 第二章 礼、德及道德观的传统与现代之维 298 第一节 现代礼仪制度的建构之思——从传统礼仪精神及其构建展开 307 第二节 传统道德的现代洗礼之思 317 第三节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建构当代道德观的根本出路 325 第三章 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5 第一节 当代道德观建构的十大前提 335 第二节 社会诚信是当代道德观建构的必要前提 ——兼从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分析 341 第三节 传统道德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归宿 347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美德的最高体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