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计算机与人脑(附冯·诺伊曼《数学在科学和社会中的作用》)

计算机与人脑(附冯·诺伊曼《数学在科学和社会中的作用》)

  • 字数: 12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冯·诺伊曼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24-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5367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世纪,总有那么少数几个人,他们孤军奋战解决一些难题,在黑板上写几个公式就改变了世界。冯·诺伊曼是20世纪或许也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正是因为其完成的运算,我们现在才可以快速完成许多异乎寻常的事情。 ——麦克雷(N. Macrae),冯·诺伊曼传记作者     冯·诺伊曼是一位身兼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其他诸多领域专家的伟大人物。他的天才在我们的思想、技术、社会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默顿(R. K. Merton),美国社会学家
内容简介
《计算机与人脑》是20世纪著名的天才之一,在诸多领域有杰出建树,被誉为“博弈论之父”和“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的经典著作。 为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供思想基础的经典著作,根据作者生前部分演讲稿整理而成。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类更加关注计算机是否可以实现智能化,即像人的大脑一样工作。作者在书中用数学语言表达了他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分“计算机”和“人脑”两个部分,共16章。第一部分描述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的区别,提出混合数字和模拟两种原则的计算机模型。第二部分简述神经元、神经脉冲以及由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神经网络)的记忆和逻辑结构等,比较其与计算机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作者站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前沿思考计算机与人脑问题。本书有助于读者理解计算机、神经网络,乃至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胡作玄导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甘子玉的生平、《计算机与人脑》的主要内容、冯·诺伊曼的科学贡献,并为学生提供切实的阅读建议。由著名管理专家甘子玉、北京大学教授王骏翻译,将这部关于计算机与人脑的革命性著作的精华内容突出呈现。附录增加了冯·诺伊曼《数学在科学和社会中的作用》,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骏编译,大大增加了本书的附加值。 “科学元典丛书”红皮版出版以来,编辑部收到大量读者反馈,希望能出版“学科版”系列,便于不同学科读者选择购买。本书为交叉科学系列”之一。
作者简介
【美国】冯·诺伊曼 ---------------------------- [美] 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 ,1903 — 1957),20世纪著名的天才之一,他在诸多领域有杰出建树,被后人称为“博弈论之父”和“计算机之父”。著有《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计算机与人脑》等。
目录
弁  言 / i 导  读 / 1 引  言 / 1 第一部分  计算机 / 1 第1章  模拟方法 / 3 第2章  数字方法 / 6 第3章  逻辑控制 / 11 第4章  混合数字方法 / 21 第5章  准确度 / 24 第6章  现代模拟计算机的特征 / 28 第7章  现代数字计算机的特征 / 29 第二部分  人脑 / 37 第8章  神经元功能简述 / 39 第9章  神经脉冲的本质 / 41 第10章  刺激的判据 / 50 第11章  神经系统内的记忆问题 / 56 第12章  神经系统的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 / 62 第13章  代码及其在机器功能的控制中之作用 / 64 第14章  神经系统的逻辑结构 / 68 第15章  使用的记数系统之本质:它不是数字的 而是统计的 / 71 第16章  人脑的语言不是数学的语言 / 75 附  录  数学在科学和社会中的作用 / 7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