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反思的力量:生态视角的教育观察(张丰多年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成果结集)

反思的力量:生态视角的教育观察(张丰多年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成果结集)

  • 出版社: 教育科学
  • 作者: 张丰 著
  • 商品条码: 9787519141349
  • 开本: 16开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成果结集,收录的45篇文章大多公开发表于报刊。本书按主题将文章归为九大类,结合了教育改革中的一些重要议题,如核心素养、教育评价、创新人才培养等。全书内容丰富,涵盖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这些文章通常从一个真实事件或现象出发,然后展开相对聚焦的探讨,以简练的文笔、锋利的思维、结合现实的分析阐释,说明一个道理,提出一点建议。虽然这些文章有一定时效性,但我们可以透过事件或现象,去思考其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本书分9组专题。其中“教育评价的生态取向”“科学理解‘教育质量’”“考试评价的反思与回归”3 组专题共17 篇文章都紧扣评价主题,从对一些区域教育决策的反思中,揭示优化教育生态的重要性,提出改进区域教育质量管理与规范学校考试评价管理的建议。“透视学业负担的实质”这组专题中的文章主要写于“双减”阶段,从作业切入,基于教育质量监测阐述了“双减”的意义。 “课堂教学改革的‘三重境界’”与“站在学生身后的教师”这两组专题中的文章都是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时评,分别聚焦区域推进策略与课堂学习实践而展开。“实践学习的力量”专题主要是一组关于劳动与综合实践的短文,反映了关于突破课堂边界的教学改革、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性行动的观点。 最后两组专题也各成关联。“找寻教育之‘蓝牙’”的3 篇文章,反思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并将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能力作为教育的关键。“回应创新人才培养之惑”这组文章主要写于 2023 年,对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反思辨析,表达了推进“大科学教育”的展望。
作者简介
张 丰,博士,研究员,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评估部主任、浙江省教育评估中心副主任,曾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完、评价研究、校本研究与学校教学管理研究,负责浙江省校本教研项目、中小学教学改革项目、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STEM教育与项目化学习项目等。 出版《校本研修十讲》《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从问题到建议——中小学教育研究行动指南》《重新定义学习:项目化学习15例》《项目化学习慕课研修手册》等书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校本研修、作业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等三项成果曾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目录
1 教育评价的生态取向 1 教育之“雾霾” 3 桃花源的忧思 6 状元的意义 9 谁的声音更重要 11 “真鲇鱼”与“假鲇鱼” 13 学习“两山”理论 优化教育生态 15 2 科学理解“教育质量” 17 教育质量管理机制的反思与建议 19 生态取向的教育质量观及其实践落地 25 以“结构型质量”评价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8 教育评价的“对象立场” 44 3 考试评价的反思与回归 49 等待男生 51 探索多维学习目标的真实性评价 ——从“游园式考试”谈开去 54 对“素颜考试”的期待 59 警惕考试分数的欺骗性 61 “月考”批判 64 统考“批判” 67 让被异化的考试“反身”回归 ——对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思考 71 4 透视学业负担的实质 79 对“深夜不作业”倡议的支持与提醒 81 学业负担的实质:学生消极的学习体验 89 基于教育质量监测分析谈“双减” 92 真正的担忧 100 5 课堂教学改革的“三重境界” 103 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方向 105 积极而辩证地理解课堂教学模式 110 课堂教学改革的“三重境界” 115 区域性课改如何“软着陆” 118 从移植到内生:区域性教学改革的一种路径 122 6 站在学生身后的教师 125 教师要善于化“教”为“学” 127 站在学生身后的教师 ——美国课堂给我们的启示 130 辩证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44 重新定义学习 150 聚焦项目化学习:探寻学习机制的转变 153 7 实践学习的力量 159 从课程的视角思考教学的改进 161 “劳动”岂能是一种“惩罚” 167 深刻理解“劳动”的属性 170 感动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174 保障学生参加户外教育活动的权利 17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与使命 180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与新时代发展 186 8 找寻教育之“蓝牙” 189 “学会学习”的意与义 191 后疫情时代,找寻教育之“蓝牙” 198 人工智能如何引领教育的未来 200 9 回应创新人才培养之惑 203 多做难题,就能培养创新人才吗? 205 提前选拔,就能培养创新人才吗? 208 指向实践与创新:科学教育的正确加法 212 综合视角的科学教育 2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