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作为分析框架的哲学

作为分析框架的哲学

  • 字数: 27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韩庆祥|
  • 商品条码: 9787303295692
  • 版次: 1
  • 页数: 28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韩庆祥教授在《作为分析框架的哲学》这部著作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作为“分析框架”的哲学方法论,并以此为基础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人性论、社会历史规律、21世纪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这一方法论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特别是在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方面,带来诸多哲学观和方法论上的重要启发。
作者简介
韩庆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2004 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 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 年入选“国家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央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第六届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政治局第 11 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曾兼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
目录
\"第一章协举辩证法 以“协举”分析框架解释事物和对象 /001 一 协举辩证法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002 二 协举辩证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 /006 三 协举辩证法的实践形态 /011 第二章“一主二基”思维范式论 以“协和共生”分析框架解释事物和对象 /016 一 新的世界图景要求确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016 二 现有辩证思维的局限及其扬弃 /020 三 “一主二基”思维方式的内涵与特征 /022 四 “一主二基”思维方式存在的合法性与解释力 /029 第三章实践生成论 以“实践生成”分析框架解释马克思哲学 /035 一 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 /035 二 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之证明 /037 三 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的基本内涵 /045 第四章人的本质四维论 以“需要一能力一关系一个性”分析框架解释人的本质 /051 一 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 /052 二 人的存在的基本特征 /061 三 人的本质 /067 第五章社会层级结构论 以“社会层级结构”分析框架解释中国传统社会 /094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路径选择 /094 二 “中国问题”的世俗基础之政治哲学追问 /100 三 建构当代中国政治的合理秩序 /108 第六章发展代价论 以“发展代价关系”分析框架解释历史发展规律/120 一 我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代价及其反应 /120 二 正确看待代价问题的方法论 /121 三 代价的实质、根源及发展的本质关系 /122 四 树立正确的代价观,把代价限制在最低限度 /129 第七章“动力、平衡、治理”三机制论 以“三机制”分析框架解释社会发展规律 /132 一 动力、平衡、治理是存在于任何对象中的三种根本机制 /133 二 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治理机制的内涵、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37 三 动力、平衡、治理三种机制是重要的分析框架 /139 第八章 中国道路本源意义论 以“五定”分析框架解释中国道路 /147 一“道路”探寻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根本主线/148 二 运用“五定”总体框架揭示中国道路的核心要义及其生成机制 /151 三 中国道路具有本源意义 /159 第九章治国理政哲学智慧论 以“哲学智慧”解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 /182 一 从指导思想看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坚持“实事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知行合一”相统一 /183 二 从基本思路看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坚持“定位、定标、定法”相统一 /187 三 从方法论看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坚持“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工作重点”相统一 /190 四 从治理机制看治国理政的智慧:坚持“动力机制、平衡机制、治理机制”相统一 /194 五 从发展方略看治国理政的智慧:坚持“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打牢发展支点”相统一 /196 六 从推动力量看治国理政的智慧:坚持“整合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人民主体力量” /198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维逻辑论 以“五维逻辑”分析框架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201 一 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 /201 二 直面问题的结构分析方法 /207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 /210 第十一章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五维规定论 以“五维规定”分析框架定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223 一 学理视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含义 /224 二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样本” /234 三 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 /251 第十二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基础论 以“系统为基的战略辩证法”分析框架解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66 一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从根本上面对的是“哲学问题”,具有作出原创性哲学贡献的前提 /266 二 解决哲学意义上的问题形成了新的“哲学范式”,在哲学范式(哲学观)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69 三 系统为基的战略辩证法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总体性的“辩证哲学”,在辩证法史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274 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蕴含的系统为基的战略辩证法要求确立新的“哲学思维”,这种思维具有基础性,在哲学思维方式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75 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系统为基的战略辩证法蕴含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在哲学智慧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77 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彰显人民至上的“哲学理念”,它由物本逻辑走向民本逻辑,在哲学理念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80 后记/28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