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孩子100招买赠套装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 鲁鹏程 著
出版日期: 2015-08-01
商品条码: 102285537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9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实践版》大吼大叫是很多妈妈“管教”自家男孩的常用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在很多时候只是妈妈们负面情绪的发泄,很难真正对男孩起到教育作用。 本书结合男孩经常会出现的说谎、注意力不集中、叛逆、说脏话、情绪消极等问题,为读者提供了教育男孩的100个妙招,操作性强、切实有效,引导妈妈们学会控制情绪,不吼不叫,用理性和智慧的方法教育、培养出自信、自立、充满爱心、有责任感的优秀男孩。 《抓住孩子敏感期》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全面解读了孩子会出现的“视觉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听觉敏感期、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行走敏感期、渴望爱的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审美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敏感期、空间敏感期、模仿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执拗敏感期、追求完美敏感期、人际关系敏感期、色彩敏感期、性别和出生敏感期、婚姻敏感期、身份确认敏感期、情感表达敏感期、绘画敏感期、音乐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数学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敏感期的100个细节,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个敏感期的表现,并提供了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方法。 《10句话给孩子满满正能量》作者是一位咨询培训师,也是一个父亲,在与自己孩子和学员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了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的十件最具正能量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我们经常遇到但往往忽略的,它将帮助你与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建立最美妙的关系。"
作者简介
"鲁鹏程,家庭教育研究者,家庭教育畅销书作者。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专业会会员,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拥有深厚的教育实践经验,曾长期担任一线教师,多次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机械工业出版社成立60周年“最具影响力作者”。已出版家庭教育著作多部。其中《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自2011年出版以来持续加印,长期雄踞各大图书排行榜前列。《让孩子吃点苦吧》入选“2011—2012年中国十大家庭教育图书”。《我家孩子爱学习》入选《中国教育报》“2011年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另有多部作品版权输往海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阳光芳草地》、江苏电视台《家有儿女》、凤凰网《智汇访谈》等节目特约访谈嘉宾。曾受邀在全国妇联、北京大学等做过多场专题讲座。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故事广播频道、青岛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国教育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媒体曾多次报道其作品。"
目录
"前言 好妈妈不吼不叫,才能有智慧把男孩教育好 第一章 好妈妈不吼不叫,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男孩 不能让“都是为了他好”成为对男孩吼叫的理由 在男孩面前要理性不要失控,想大吼大叫时深呼吸 家庭教育是与男孩的双向交流,是与他~起成长 面对犯错误的男孩,要想方设法平息自己的怒气 帮助男孩把错误变成学习和成长的好机会 妈妈要肯于放低身段向男孩学习 对男孩能来到我们身边心怀感恩 不强制男孩学习,只需让他看到妈妈认真读书学习的样子 深爱“另一半”,好的家庭关系才是男孩幸福的基础 在教育问题上,与“另一半”组成“统一战线” 第二章 正确看待男孩的“出格”行为,对他不吼不叫 不要斥责男孩的涂鸦行为,那是他无意识的“恶作剧” 漫画书并不都是有害的,不要禁止男孩看漫画书 对男孩粗鲁的语言甚至脏话要宽容地看待 蹲下来,与男孩一起享受“破坏”玩具的乐趣 对于男孩天真的“谎言”,可以用愉悦的心情去看待 男孩独处时可能是在思考,所以不要去打扰他 善待男孩收集的小玩意儿,因为那是他的财富 面对男孩的不良嗜好,妈妈应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 主动架起与男孩心灵相通的“桥梁” 理解男孩,接纳男孩,相信男孩 通过倾听理解男孩,倾听时不走神、不分心 让“家庭会议”改善我们与男孩间的关系 间接传达对男孩的褒奖,会让他更加振奋 要让男孩从失败中汲取教训,首先就要夸奖他 不命令男孩,多用“疑问句”的说话方式 用“妈妈是这样认为的 对男孩说话,不要使用“杀伤性语言” 站在男孩的同等高度,跟他聊聊“共同话题” 好好利用晚餐时光跟男孩聊天,但要少聊或不聊学习 利用好各种非语言方式与男孩沟通 关注男孩的精神需求,多抽点时间陪陪他 把握好跟青春期叛逆男孩有效沟通的几个关键 第四章 面对“不听话”的男孩,用巧妙“提问”代替吼叫 妈妈先具备一点反思精神,对自己进行“反思性提问” 尝试着向男孩提出一些反思性的问题 要对男孩提“有效问题”,避免“无效问题” 用好这个问题——“你是怎么认为的?” 鼓励男孩的奇思妙想或新奇发现——“又有什么新发现?” 用“如果 适当示弱,请男孩帮忙——“你能帮妈妈一个忙吗?” 第五章好妈妈不吼不叫,读懂男孩的负面情绪井及时帮他调整 与男孩共情,将他的负面情绪化于无形 男孩不满时,给他一个释放情绪的空间,允许他使性子 男孩抑郁,更多是情绪问题而不是病,应及时关爱与引导 给情绪不好的男孩一个安静的空间,别用“安慰”打扰他 用“甘地夫人法则”增强男孩承受挫折的能力 学习“倒U型假说”,适当给男孩一点压力 延迟满足,增强男孩的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能力 教男孩控制自己的情绪 给怯懦自卑的男孩勇气与自信,是妈妈的重要职责 第六章对男孩从心态到方法都要积极,不要消极吼叫 变“消极”为“积极”,让教育产生正能量 好妈妈要懂得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避免对男孩使用悲观、消极的语言 好妈妈要善于给男孩积极的心理暗示 给在成长中的男孩持续不断的积极暗示 教男孩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关注男孩85%的积极面,而不是15%的消极面一 把“积极”培养成自己的习惯 好妈妈要把自己的坏情绪进行“无害化处理” 不要让男孩为妈妈的不良情绪“埋单” 第七章学点男孩教育心理学,不吼不叫满足他的心理需求 不要动辄就把“爸爸”搬出来吓唬男孩 要缩小自己与男孩之间的“心理距离” 对男孩多鼓励少表扬,如果表扬也要到位 对男孩多评价少批评,如果批评也要准确 给男孩心灵成长的自由,尊重他但不放纵他 男孩需要归属感,妈妈要做他的“避风港” 男孩永远需要关爱,对他说出你的爱 给男孩成功的体验,满足他对成就感的需求 与男孩保持一定的距离,鼓励他自己去做事 注意“霍布森选择效应”,尊重男孩的选择 第八章让家成为男孩成长的地方,成为他教养的起点 在家里,教男孩一些规矩和礼仪 在家里,好好调适男孩的自我膨胀感 从明天开始,不再做男孩的“闹钟妈妈” 教孩子试着照顾家里的小宠物或盆景 在家里,要让男孩学着帮忙做点家务 在家里,重视培养男孩的仁爱之心 在家里,教男孩学会诚实守信 培养男孩的敬畏心,他才能学会“自我保护” 在家里,不要忘了对男孩进行生命教育 在家也能塑造社会人,培养男孩的社会责任感 在家里,培养男孩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男孩学会做自己的“管家” 第九章对男孩“左手爱” “右手管教”,但不要走入误区 要给男孩自由,但自由要有原则和限度 对男孩可以奖励,但怎样奖励、奖励什么,要慎重考虑 小心“与其批评,不如多多夸奖”的负面作用 爱男孩也要爱自己,不要为爱男孩而“牺牲”自己 惩罚,带给妈妈的可能是满足感,带给男孩的却可能是伤害 对男孩不要喋喋不休地说教,要用“分享”去代替“说教” 不要对男孩干涉太多,否则会扼杀他的判断力 不要对男孩过分保护,否则他会更加依赖妈妈 高分前言 绪论 用爱与智慧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一、孩子的敏感期千万不能错过 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认识生机勃勃的敏感性/ 2 敏感期是孩子成长的推动力,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期 / 4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着难以解释的神奇与奥秘 / 5 了解蒙台梭利归纳总结的“孩子九大敏感期” / 7 二、帮孩子度过敏感期的几个关键 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并不固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 / 9 在敏感期内,尊重孩子的发展,给他充分的自由 / 10 用爱与智慧和孩子做心灵沟通,让他感受到我们的爱 / 12 给孩子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对他适时协助而不是干涉 / 13 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让他顺利度过敏感期 / 15 第一章 0~2.5岁,敏感期开启孩子的一生 一、视觉敏感期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解读孩子的视觉敏感期 / 18 2.刚出生的孩子会对明暗相间的地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盯着看 / 20 ——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黑白相间的地方比彩色气球更有吸引力,我们 要有意识地激发孩子的视觉感知能力 3.非常喜欢CD光盘、大头娃娃、镜子等各种形状的视觉道具 / 22 ——这些东西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可以用这些视觉道具组成孩子 的视觉环境 二、语言敏感期 4.解读孩子的语言敏感期,了解语言能力的发展历程 / 24 5.喜欢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不断地重复 / 26 ——这不是孩子淘气,不要阻止,要引导孩子模仿更优美、更精确的语言 6.发现所有的事物、人都有称呼,开始将自己的认知与语言匹配起来 / 28 ——认同孩子,表扬他,引导他多练习;如果匹配不正确,还要纠正他 7.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 30 ——这是孩子语言的“高级”重复阶段,不必惊讶,与孩子一起做句子表达 的游戏 8.发现语言具有一种力量,开始学说“粗话” / 32 ——并非孩子学坏了,我们要学会冷处理,当然也要反省一下自己 9.悄悄话——孩子语言敏感期的特殊表现 / 34 ——孩子用无声的悄悄话感受语言魅力,配合孩子,与孩子一起想象 10.接电话时一口气说完“请问你找谁?好的,再见!” / 36 ——孩子发现声音能从机器里出来,兴奋不已,引导孩子与电话那边的人进 行语言沟通 11.口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正常表现 / 38 ——别着急,别批评,要和蔼地让孩子慢点说,耐心引导孩子表达 三、听觉敏感期 12.解读孩子的听觉敏感期,认识孩子听觉的发展历程 / 40 13.不喜欢静悄悄,喜欢待在有声音的环境中 / 42 ——给孩子能发声的玩具,在孩子耳边摇晃小铃铛,训练孩子的听觉 14.孩子的“声音世界”与成人不同,他也会对噪声敏感 / 44 ——故意给孩子制造点“噪声”,在“噪声”中提升孩子的听力 15.孩子喜欢妈妈用 “妈妈腔”跟自己说话 / 47 ——发音清晰、语速略慢、适度重复、语句简短、内容具体的“妈妈腔”并不幼稚 四、口的敏感期 16.解读孩子口的敏感期,认识口肩负的重要使命——感知世界 / 49 17.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用口来实现味觉、触觉认知 / 51 ——满足孩子,给他啃的东西,允许孩子用口去认识世界 18.孩子会吃手,会练习牙齿、使用舌头,那是他的“工作” / 53 ——不要大惊小怪,不要阻止,允许孩子去吃手 19.咬人——冷不丁地咬人一口 / 56 ——孩子咬人并没有恶意,而是在探索,把他抱开就好了,不要惩罚他 五、手的敏感期 20.解读孩子手的敏感期,了解手部的发育历程 / 58 21.打妈妈、奶奶的脸和头,狠狠地拽妈妈的头发等 / 60 ——孩子并非 “爱打人”,只是以此引人注意,不要给他贴“暴力”的标签 22.抓、扔、捏——喜欢抓软东西、扔东西,用两只手捏东西 / 62 ——给孩子一些安慰物,让孩子尽情地“舞动”双手,体验手的功能 23.非常喜欢用手玩水、玩沙 / 64 ——玩水、玩沙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要允许他玩 六、行走敏感期 24.解读孩子的行走敏感期,认识孩子学步的四个阶段 / 67 25.对带“坡”的地方非常感兴趣,不知疲倦地行走 / 69 ——孩子在探索腿脚的功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供腿脚感知的环境或材料 26.哪里不平走哪里,哪里脏乱走哪里/ 70 ——即使孩子弄脏了衣服、鞋子,我们也应该欣赏孩子 七、渴望爱的敏感期 27.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爱,解读孩子渴望爱的敏感期/ 73 28.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能感知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 / 75 ——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让他感受到这种爱 29.孩子喜欢我们对他的“爱”的感觉,并非语言本身 / 77 ——对孩子“说出”你的爱,与孩子进行“爱”的对话 30.孩子做出破坏性的行为也是在表达一种爱 / 79 ——在给孩子爱的同时,也要教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爱 第二章 2.5~3岁,和孩子一起感受神奇的敏感期 一、秩序敏感期 31.秩序是生命的需要,解读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 84 32.孩子非常喜欢给物品找“主人”,不允许别人使用不属于他们的东西 / 86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来了,要满足孩子的要求,保护孩子的秩序 33.孩子乐于将所有的东西“归位”,否则就会焦虑不安、又哭又闹 / 88 ——孩子需要并保护有秩序的环境,利用秩序教孩子学会自理,培养规则意识 34.不符合孩子心意的事情、顺序不对的事情就得“重来” / 90 ——不是孩子任性,也不是孩子固执,不要强行打破孩子内心的这种秩序 35.喜欢做的事情就重复做,比如垒高、开关灯、藏东西等游戏 / 91 ——这是孩子的成长方式,多陪孩子玩这种在他眼中有意思的游戏 二、审美敏感期 36.孩子重视事物的完整性,解读孩子的审美敏感期 / 93 37.要求食物、饭菜或用具必须完整,否则就不吃、不用 / 95 ——那些不完整或不完美的事物会让孩子感到痛苦,要尽量给孩子完整、完美的东西 三、关注细小事物敏感期 38.孩子的视野与成人不同,解读他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 97 39.在心理上,孩子感觉自己弱小,才会关注跟自己一样弱小、细小的事物 / 99 ——不要只关注表面,要了解孩子关注细小事物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40.孩子观察细小的东西,那其实是他的“工作” / 101 ——对于孩子的“工作”,我们不要打扰,培养他的专注力 41.在室内,孩子关注小线头、头发丝、纸屑,等等 / 103 ——不要惊慌,不要担心,耐心“欣赏”孩子这些可爱的举动 42.在室外,孩子关注蚂蚁、小花瓣、小石子,等等 / 105 ——不要制止孩子,否则他会因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受到伤害 43.孩子非常喜欢大自然,那里是他关注细小事物的最佳场所 / 107 ——带孩子亲近自然,引导他观察自然,提升他的观察能力 四、空间敏感期 44.解读孩子的空间敏感期,与他一起享受探索的乐趣 / 109 45.先是爬、抓、移动物体,然后再爬高、旋转、扔东西等 / 110 ——不要无奈,不要呵斥孩子,在他背后默默欣赏这一切,让他尽情地探索空间 46.插孔,对带孔的东西感兴趣,喜欢插拔吸管、钥匙等 / 112 ——孩子不是在“捣乱”,而是在探索空间,所以要支持孩子的行为 47.对“捉迷藏”非常感兴趣,喜欢藏在床底下、桌子下、大衣柜、壁橱里等 / 115 ——孩子在享受空间探索带给自己的乐趣,满足孩子的探索需求 48.把物体摞起来,垒高,推倒,再垒高,从而建立对三维空间的感觉 / 117 ——支持孩子的垒高行为,多给他提供类似的机会 49.喜欢玩“你扔我捡”、搭积木等游戏 / 118 ——引导孩子玩一些具有空间感的游戏,让他充分感知空间 五、模仿敏感期 50.模仿是一种学习工具,解读孩子的模仿敏感期 / 121 51.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不管好的坏的,一概模仿 / 122 ——鼓励孩子的良好模仿行为,漠视他的不良模仿,有意识地引导他模仿 六、自我意识敏感期 52.善于体察孩子的细微变化,解读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 / 125 53.不管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一概说“不” / 127 ——说“不”证明他与别人是分离的,也是他证明“自我”存在的方法,这 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正常表现,要合理引导 54.孩子会明确地表示 “这是我的” / 129 ——不要误解孩子的行为,善待孩子的“自私”,不强迫孩子去分享 55.孩子占有欲强,从别人那里“偷”东西,并可能撒谎 / 131 ——不要以为孩子的道德品质出现了问题,如对此“严加管教”,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三章 3~4岁,让孩子在敏感期里自由成长 一、执拗敏感期 56.孩子开始叛逆,解读孩子的执拗敏感期 / 136 57.不让他玩他偏玩,不让他吃他偏吃,让他读2他偏读3,等等 / 138 ——这时我们不要气愤,不要失去理智,要理解孩子的倔强与固执,否则就 会“两败俱伤”。 58.不愿意洗手,对洗手非常排斥,给他讲道理他也不听 / 140 ——孩子并非故意“刁难”,给他讲道理、乞求他合作是无效的,要了解他 的心理,掌握“对付”他的小妙招 59.打小朋友屁股、打布娃娃,故意摔坏自己的玩具等 / 142 —— 这说明孩子心理已经受到伤害,我们要反省自己的行为,如果我们对孩 子进行“暴力教育”,他也就学会了暴力 二、追求完美敏感期 60.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解读孩子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 144 61.对自我产生审美要求,女孩对衣着服饰产生浓厚兴趣 / 146 —— 理解并支持孩子的“臭美”行为,不要让孩子产生错误的审美观 62.对事物、环境比较挑剔,对自己做事的要求比较高 / 147 ——允许孩子“任性”,他已从审美发展到追求完美,尝试给他“制造”一 个“参照物” 三、人际关系敏感期 63.尝试与周围的人建立关系,解读孩子的人际关系敏感期 / 150 64.孩子喜欢支配物品、交换物品,虽然可能是“不等价交换” / 152 ——孩子正在拉开他人际关系的大幕,此时孩子对物品的价值还没有概 念,所以,他也不知道什么是吃亏什么是占便宜,家长顺其自然就好,不 必以成人的眼光去干预孩子的行为 65.孩子只是因为喜欢某件东西,就与小朋友争抢,抢不过来可能就会打起来 / 154 ——孩子之间的事情,不由我们干涉,不要教唆孩子以牙还牙,鼓励他自己 解决矛盾,要给他精神上的支持 四、色彩敏感期 66.善于捕捉和凝视鲜亮色彩,解读孩子的色彩敏感期 / 157 67.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尝试寻找不同的颜色 / 158 —— 在生活中给孩子更多的色彩认知机会,引导孩子使用多种颜色绘图 68.喜欢涂色笔、涂色书,热衷于涂色 / 160 ——给孩子营造一个欢快、明朗的色彩环境,但别期望他成为艺术家 第四章 4~5岁,与敏感期里的孩子一路同行 一、性别和出生敏感期 69.孩子好奇是正常的,解读孩子性别与出生敏感期 / 164 70.通过观察,孩子会发现自己的身体与成人身体不一样,男性身体与女性身 体不一样,对异性身体,尤其是私处比较好奇 / 166 ——这是孩子性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不需要阻止,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71.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 / 168 ——不要回避,更不要说孩子是从哪个垃圾堆里捡来的,要认真告诉他来自哪里 二、婚姻敏感期 72.孩子要“结婚”,解读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 170 73.要和父母结婚,和幼儿园的老师及周围的成人结婚 / 172 ——不要嘲笑孩子,否则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爱情观与婚姻观,及时 让孩子建立正确的婚姻观 74.“爱”上小伙伴:孩子会选择同龄的异性小朋友作为“结婚”对象 / 174 ——孩子以游戏的方式对待婚姻,父母则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三、身份确认敏感期 75.解读孩子的身份确认敏感期,用爱帮他构建自我 / 177 76.男孩崇拜偶像,扮演奥特曼、孙悟空,等等 / 178 —— 孩子在模仿偶像的同时也是在塑造自我,让他尽情去模仿,并借此培养 他的好习惯 77.女孩喜欢白雪公主,扮演白雪公主,等等 / 180 —— 那是孩子在进行身份确认,积累人格特征,给她做梦的权利 四、情感表达敏感期 78.让他心中充满爱,解读孩子的情感表达敏感期 / 183 79.特别喜欢黏着妈妈或爸爸,对妈妈的态度、情绪非常敏感,非常依恋 / 184 ——孩子并不是脆弱,而是开始表达情感,关注父母是否爱他,要给他表达 情感的自由 80.对委屈特别敏感,用哭泣来表达内心的委屈 / 186 ——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要理解、关爱孩子,驱除他内心的委屈 五、绘画敏感期 81.陪他走进涂鸦的世界,解读孩子的绘画敏感期 / 188 82.喜欢画画,先是“乱画”,然后才是“会画” / 190 ——面对“乱画”的孩子,父母要学会等待,也要给孩子充分的绘画自由 六、音乐敏感期 83.让音乐伴随孩子成长,解读孩子的音乐敏感期 / 193 84.孩子一听到音乐,就会和着乐曲扭屁股 / 194 —— 每个孩子都有音乐天赋,要给他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但不强迫他学习某 种乐器 七、书写与阅读敏感期 85.从“天书”到“看书”,解读孩子的书写与阅读敏感期 / 197 86.对文字符号产生兴趣,但写得很不规范 / 198 ——鼓励孩子大胆涂画,因为那就是写字;如果嘲笑指责孩子,他就会放弃书写 87.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墙面上、地板上……到处都会留下他的“墨宝” / 200 ——给孩子肯定,而不是批评,赏识孩子,孩子才会有书写热情 88.喜欢阅读,喜欢认字,而且对阅读乐此不疲 / 202 ——早点让孩子接触书籍,孩子的阅读敏感期就会早日到来 89.孩子如果没机会接触启蒙经典,他就会背电视广告 / 204 ——孩子总是要阅读的,他对选择的读物没有认知,不会感觉经典难读,所以可以给孩子提供阅读传统启蒙经典读物的机会 第五章 5~6岁,建立规则,在文化浸润中长大 一、社会规范敏感期 90.读懂孩子的行为,解读孩子的社会规范敏感期 / 210 91.学妈妈的样子扫地、擦桌子、切菜、做饭等,表达出“我要做”的意愿 / 212 ——不要怕孩子做不好,不要怕他伤着自己,给他去做这些事的机会 92.如果有人说话不算话,或不遵守规则,孩子就会非常痛苦 / 214 ——不强迫孩子做违背他自身规则的事情,尊重孩子的规则意识 93.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注重并维护自己的权利,要求公平、平等 / 216 ——这是孩子成长的标志之一,要尊重孩子的权利,正确看待他的成长心理 二、数学敏感期 94.开发孩子的数学潜质,解读孩子的数学敏感期 / 218 95.迷恋加减法,探索数字间的关系;对分类和组合非常感兴趣 / 220 ——引导孩子,满足孩子理解“数”的需求,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 三、文化敏感期 96.让他领略经典文化, 解读孩子的文化敏感期 / 222 97.有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喜欢问“为什么” / 224 ——不要烦躁,耐心回答孩子的“为什么”,与孩子一起探索“为什么” 98.让孩子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 226 ——让孩子从小就了解中国经典文化,当然,我们自己应该先了解并认同 99.让孩子感知和体悟西方经典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 228 ——让孩子接触西方经典艺术与适合他阅读的西方文化名著 100.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心声,并用笔把它们写出来 / 230 ——这是孩子阅读与语言表达的延伸,欣赏他的“作品”,让写作充实他的 文化敏感期 ≠未来人生幸福,所以不要逼男孩一定考100分 一妈妈要建立威信,但这不等于让男孩害怕妈妈 男孩有独立的人格,不要把他当成我们的“私有物” 用心与智慧教育男孩,而不仅仅是说教 对男孩来说,情绪与“善意的谎言”并不是管教 第十章不吼不叫, 正确看待并科学地解决男孩的问题 记住一点:没有“问题男孩”,只有男孩的问题 不得不做的反思:男孩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正确面对男孩的“逆反心理”并改变自身观念 与其催促男孩“快一点”,不如与他一起想可行的办法 科学地对待男孩问题的“三个阶段” 对男孩与其“事后管教”,不如“提前预防” 对男孩的教育不能一成不变,要因时、因人而异"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