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靠前部模块化的教育心理学||||靠前外广受好评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集实用性、创新性、前沿性于一体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美)莉萨·博林(Lisa Bohlin),(美)谢里尔·西塞罗·德温(Cheryl Cisero Durwin),(美)马拉·里斯-韦伯(Marla Reese-Weber) 著;连榕 等 译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027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9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1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儿童早期、小学、初中、高中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分模块讲解各种教育策略的应用。根据各阶段学生的典型特征,各部分开始均设置了相关的生动案例,使读者可以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在安排教学时,也可以更灵活地安排教学进度。专栏后设置的问题可以使学习者更快地把握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要点。本书适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作者简介
莉萨·博林(Lisa Bohlin),在芝加哥大学获得行为科学学士学位,印第安那大学获得教育心理学和人的发展博士学位,过去15年任教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2004~2010年,在普渡大学的教师教育计划中担任教育心理学和特殊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目前从事教育咨询方面的写作。
谢里尔·西塞罗·德温(Cheryl Cisero Durwin),在马萨诸塞州获得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在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生涯已超过16年,既包含研究生课程,也包含本科课程,既有40人以上的中班课程,也有小型写作指导班,通常她教授的课程专业在研究设计、测试、认知发展和学习障碍领域,她的研究兴趣涵盖对阅读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评估和矫正,以及大学教育和学习。
马拉·里斯-韦伯(Marla Reese-Weber),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目前是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担任教育心理学教学工作已超过13年,同时也教授本科和研究生的青少年发展课程,她的研究兴趣包括同辈关系、约会暴力及成年早期的恋爱关系。
连榕,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带头人,心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引言
案例学习
中学教育的阶层差别\2
第1章科学指导课堂教学实践\4
1.1教学如同决策\4
1.2教育心理学:科学\6
1.3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实践\9
本章小结\13
如何阅读一项案例研究?\13
第一部分个体发展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爱哭的孩子\16
小学:小团体\17
初中:篮球明星\18
高中:偷窃、欺骗和打架\19
第2章发展的背景\21
2.1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论\21
2.2家庭环境\22
2.3同伴背景\26
2.4扩展环境\29
本章小结\31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32
第3章社会性发展\33
3.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33
3.2同一性\36
3.3了解自我\39
3.4社会能力\40
本章小结\43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43
第4章情绪发展\45
4.1什么是情绪\45
4.2情绪和个人成就\47
4.3应用:情绪智力教学\51
本章小结\53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54
第5章道德发展\56
5.1道德推理的认知发展\56
5.2亲社会行为\59
5.3攻击行为\61
5.4应用:促进道德发展\62
本章小结\65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65
第二部分发展中的学习者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防火安全\68
小学:课题汇报晚会\69
初中:青蛙\70
高中:代课老师\72
第6章大脑与发展\74
6.1大脑的相关研究\74
6.2大脑的结构和功能\76
6.3大脑的发展\77
6.4学习时的大脑活动\80
6.5应用:大脑研究如何指导教学\81
本章小结\84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85
第7章认知发展\86
7.1认知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86
7.2在认知发展方面的问题:皮亚杰和维果斯基\92
7.3应用:有效教学的建构主义原则\93
本章小结\95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95
第8章语言发展\97
8.1理解语言习得\97
8.2语言技能的发展\99
8.3应用:在课堂中促进语言发展\104
本章小结\105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106
第三部分学习理论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掐\110
小学:无聊的学生\111
初中:自习室\112
高中:通融\113
第9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15
9.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假设\115
9.2经典性条件作用论\116
9.3操作性条件作用论\118
9.4应用:应用行为分析\121
本章小结\124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124
第10章社会认知理论\126
10.1社会认知理论的假设\126
10.2观察学习\127
10.3学习中的个人因素\129
10.4应用: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131
本章小结\132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132
第11章信息加工理论\134
11.1信息加工理论的假设\134
11.2信息加工的三阶段模型\135
11.3教学中的应用\142
本章小结\144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145
第四部分认知过程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空气\148
小学:关于海盗的阅读\149
初中:华盛顿总统\151
高中:我不理解\152
第12章元认知\154
12.1什么是元认知以及为什么元认知很重要\154
12.2关于元认知的特别案例\156
12.3影响元认知使用和发展的因素\158
12.4应用:学习策略\158
本章小结\164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165
第13章技能和知识的迁移\166
13.1什么是迁移以及迁移的意义\166
13.2我们真的将所学的知识迁移了吗\168
13.3应用:如何促进迁移\170
本章小结\175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175
第14章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177
14.1思维技能和倾向\177
14.2批判性思维\179
14.3问题解决\183
14.4应用:传授问题解决策略\184
本章小结\186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187
第五部分动机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任务表\190
小学:写作障碍\191
初中:复习数学\193
高中:考试成绩\194
第15章行为理论\196
15.1行为主义对动机的定义\196
15.2奖励学生的学习\198
15.3表扬学生的学习\200
15.4当活动本身成为一种奖励\202
本章小结\204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205
第16章认知理论\207
16.1动机的认知理论\207
16.2动机的发展和文化差异\212
16.3应用: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机\216
16.4严重的动机问题\218
本章小结\220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221
第17章自我理论\223
17.1自我效能感理论\223
17.2自我价值理论\227
17.3自我决定理论\229
17.4自我理论的整合\232
本章小结\234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235
第六部分课堂管理与教学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毛毛虫圈\238
小学:生态系统\239
初中:课堂安全\241
高中:拒绝换衣服\242
第18章创设富有成效的学习环境\244
18.1物理环境\244
18.2行为规范和期望\249
18.3创建积极的人际关系氛围\252
本章小结\257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258
第19章理解和管理学生行为\259
19.1学生不良行为的界定\259
19.2行为管理的一般方法\262
19.3如何处理特殊的不良行为\266
本章小结\270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270
第20章教学:应用行为、认知和建构的视角\272
20.1教学计划\273
20.2行为主义教学方法\273
20.3认知学习论教学法\275
20.4建构主义教学法\276
本章小结\280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281
第21章分组实践\282
21.1按能力分组\282
21.2合作性学习\286
21.3应用:最佳实践\288
本章小结\291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292
第七部分个体差异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字母P的一天\294
小学:猎豹、狮子和美洲豹\295
初中:数学问题\296
高中:NSS\297
第22章智力\299
22.1智力的定义\299
22.2智力的测量:IQ\302
22.3生理、社会和文化问题\304
22.4应用:课堂上的智力理论\308
本章小结\309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310
第23章天才和创造性\312
23.1天才和创造性:他们仅仅只是聪明吗\312
23.2天才\313
23.3创造性\317
本章小结\320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321
第24章认知障碍\323
24.1当前班级里的认知障碍\323
24.2智力障碍\325
24.3特殊学习障碍\327
本章小结\334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335
第25章情绪、社交和行为障碍\337
25.1班级中的情绪、社交和行为障碍\337
25.2障碍的特征\340
25.3应用:干预\345
本章小结\347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348
第八部分课堂测评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动物园\352
小学:写作天赋\353
初中:评估的自选?模式\354
高中:创新的评估?策略\356
第26章学生学习评估\358
26.1什么是评估\358
26.2评估的规划\360
26.3课堂评估信息的交流\362
本章小结\366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367
第27章测验的编制和使用\368
27.1高质量课堂测验的特点\368
27.2编制一份测验蓝图\371
27.3编制测验题目\372
27.4测验分析和修订\378
本章小结\379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379
第28章表现性评估\381
28.1评估的宽泛视角\381
28.2表现性评估的制定\383
28.3表现性评估的评分\385
28.4表现性评估的优势与不足\388
本章小结\389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390
第九部分标准化测验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入园准备\392
小学:测验中的勇气\393
初中:教师在作弊吗\394
高中:SAT成绩\395
第29章标准化测验和成绩\397
29.1标准化测验的类型\397
29.2测量的基本概念\401
29.3测验分数的类型\403
29.4好测验的特征\404
本章小结\407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407
第30章标准化测验中的问题\409
30.1高风险测验及其责任\409
30.2应用:帮助高危学生\413
30.3测验公平与测验偏见\415
30.4教师资格与执照\416
本章小结\418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418
参考文献
摘要
Preface    前  言教育是一门关于如何做出教学决策的学问。撰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学生掌握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决策。具体而言,本书第2版将帮助学生:    发展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用于指导教学决策;将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一、我们的理念1.灵活性本书采用了模块化的内容呈现方式和原创的案例学习内容,便于学习者灵活地安排课程学习。每章的内容相对简洁,篇幅仅相当于典型章节内容的一半,并相对独立地阐述传统教材章节中一个主题的内容。章之间组织成有主题的部分,这与传统教材的章节形式也比较一致。但是,章之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我们既不希望看到两位不同的教师以相同的顺序教学所选的章,也不希望看到一位教师在课程中选取所有章的内容!采用模块化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灵活地选取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教学顺序,甚至可以打破部分或章节体例进行随意选取!案例学习的内容同样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将案例学习用于个体学习、小组学习或整班学习等不同水平,也可以将案例综合起来学习。总之,相对独立的章节和原创的案例允许教师依据课程和学生的特殊性进行灵活选择。    2.创新性我们精心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首先,本教材采取的模块化的灵活编排方式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本书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次,借助McGraw-Hill创作软件(www.mcgrawhillcreat.com),教师可以便捷地安排教学模块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快速地更新自己创作的内容,如教学大纲或教学笔记等。McGraw-Hill创作软件甚至允许教师通过选择封面、添加姓名、校名和课程信息等方式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设计,教师可以在McGraw-Hill创作软件订阅教材(只限英文原版),系统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向您提供相应的纸质版,或数小时内通过邮件提供电子版。请及时登录www.mcgrawhillcreate.com,完成注册,体验McGraw-Hill创作软件给您带来的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3.实用性在每一个部分,我们都会通过实例来阐述教育理论和概念,彰显了本书的实用性和反思性,力图以此鼓励实用精神,提倡对个体差异和教学内容的批判性思考。    应用部分  每一个部分均有应用部分,从实践视角为理论提供深度解析。该部分内容关注与研究相关的、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指导与实例  该部分为课堂教学提供具体实例,便于在具体实例中反思本模块中的理论和研究。这些实例与本部分的理论和实践均直接、紧密相关。    案例研究  全书共提供了37个不同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理论和思考概念的机会。所选取的案例丰富、具体,均来自课堂和学校中常见的现象或问题。每个案例研究均包括4个不同的小案例,涵盖儿童早期、小学、初中和高中。    案例评估  每个案例学习结束之后都有评估题,目的是促使学生切身体验每个部分中即将讲到的主题。学生运用先前所学的知识初步解释案例。    反思与评估  在每个部分的末尾,有针对每个案例学习的反思与评估,鼓励学生检查自己对关键术语的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案例学习,并批判性地思考章节中介绍的研究。    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呈现形式,使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将自己学习的概念、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案例教学可以采取课堂内或课堂外等多种形式,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学生都有机会实践其理论所学。    4.前沿性、相关性和联系性(1)经典与前沿的平衡本教材的内容既包括经典问题,如认知发展、学习、信息加工和动机等,也包括前沿课题,如脑研究、情绪发展、干预反应和特殊教育等领域。    (2)注重深度与内在联系每个部分的目标为章节的核心问题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解释。例如,尽管我们将传统教科书中经典的章节“行为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整合成了一个部分,但我们在不同的部分中,也对其进行了独立的阐述,以便充分、深入地阐释其理论、研究和应用。当然,本教材也对传统教材较少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如建构主义教学观、智力、小组学习和元认知等。教材中的概念,不仅在相应的章节中清楚地进行了阐述,在其他相关章节中也尽可能描述具体,并相互引证,提供索引,建构了一个更广阔的教学框架。    (3)整合差异性本教材没有将差异性(如种族、民族、社会经济地位、身份、性别和残疾等)视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而是将其视为教育教学一个最主要的方面。    全书通过细致的标记标识差异性相关的内容。只要有充分的研究和理论支持,我们便对差异性问题相关的信息进行强调。通过已有研究,我们对差异性进行了整合:    表明个体差异在智力、动机和语言等心理结构中的重要性;揭示不同群体在价值观、实践和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提出不同群体对治疗、干预和教学方法反应的差异;强调在班级中,对于不同的群体、个体应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办法。    上述整合之间相互关联,为教师提供了关键性内容,有助于教师进行教育决策,也将影响学生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在案例学习中,你可以看到不同背景的学生和教师。在每个部分结束时,可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