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菌络万象

菌络万象

2021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 看真菌如何影响世界,接入心识,变幻未来
  • 字数: 26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英]默林・谢尔德雷克(MerlinSheldrake) 著 罗丁豪 译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7775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如果我们认为“智能”的产生必须有心、有脑或者至少要有生理结构层面的发生机制,那要如何去理解无心、无脑、既不同于动物且更不同于植物的真菌在活着的时候所做出的一个个生存“决策”? 如果对生命体的认知需要建立在边界清晰的“个体”抑或是“群体”之上,那要如何去理解缠进万物之中、络入万象之间、一旦与之分离则她或他或它都不再是他们自身的真菌之存在? “我该用这白天和黑夜、这趟生命与死亡做什么?每一个脚步、每一次呼吸都如鸡蛋般向这个问题的边缘滚去”,诗人罗伯特・布林赫斯特(Robert Bringhurst)曾这样写过。真菌也如这“鸡蛋”,带我们止不住地滚向众多问题的边界——演化、生态系统、个体性、智能、生命……无数人对这些概念的认知已被真菌重塑。希望这次,真菌也能撼动你的确信。
内容简介
十多亿年来,真菌分解岩石,制造土壤,降解污染物,在太空中生存,除了供养也会置有机体于死地;它们生产食物,量产药物,操纵动物的行为,致人产生幻觉,影响天气,造出雨、雪、冰雹——须臾之间,数以亿计的生命被它们改变。微小的酵母是真菌,重达数百吨、蔓延10平方千米的蜜环菌也是真菌;没有真菌的协助,植物在5亿年前也许不可能离开水体登上陆地;到了今天,地球上超过90%的植物都依赖菌根真菌的存在——植物和真菌之间的古老联盟孕育了陆地上几乎所有已知的生命。越了解真菌,越会认识到万物的存续离不开真菌。而截至现在,人类已知的真菌可能还不足其总体的十分之一。 在这趟探入潮湿黑暗地下迷宫的寻菌之旅中,本书的作者默林·谢尔德雷克前往意大利追随神秘的松露猎人和机敏小犬,在英国的实验室“采访”能在两点之间找出最短路径的多头绒泡菌;他深入巴拿马的热带雨林,一路上遇到了仿佛同样由菌丝联结在一起的生态学家、人类学家、DIY真菌爱好者和尝试用真菌解决人类现实问题的新异创客。他把与真菌的种种奇遇收入书中,邀请读者环顾日常,一起去把它们抓个现行——采蘑菇,买蘑菇,吃蘑菇;发面,酿酒,种植,创造——蓦然回首,才发现,只要活着,真菌早就把我们抓了个现行。
作者简介
默林·谢尔德雷克(Merlin Sheldrake),拥有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科学史和哲学等多学科训练背景,因对巴拿马热带森林地下真菌网络的研究而从剑桥大学取得热带生态学博士学位,后在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他是牛津大学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研究助理,与地下网络保护协会(SPUN)和真菌基金会均有密切合作。默林的研究兴趣涵盖从真菌生物学到亚马孙河流域民族植物学历史的种种,极其热衷于酿酒和发酵,为人类与非人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深深吸引。他还好奇于谐振系统中声音与形式的关系,也是一名音乐人,擅长钢琴和手风琴。 罗丁豪,马克斯·普朗克神经科学研究所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哺乳动物的记忆与寻路系统,长期以来对真菌的交流机制颇感兴趣。 周松岩,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硕士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热爱自然观察与文学,对大型真菌的多样性与演化有着特别的关注。
目录
绪 言 当真菌是怎样一种感觉? 1 1 诱 惑 20 2 活迷宫 40 3 亲密的陌生者 64 4 菌丝心智 87 5 根诞生之前 115 6 木联网 138 7 激进真菌学 162 8 理解真菌 188 后 记 这堆腐殖肥料 207 致 谢 210 图片致谢 215 注 释 216 参考文献 259 译后记 293 出版后记 29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