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空间研究1

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空间研究1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段进 著
  • 出版日期: 2006-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4101329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6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空间角度对世界文化遗产古村落――西递进行研究的一本专著。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包括徽州传统聚落及其研究、西递村空间生长的调研报告;上篇为空间生长自上而下的主导因素,包括自上而下的外部影响因素、村落整体形态层面上的主导因素、村落结构秩序层面上的主导因素、村落宅居邻里层面上的主导因素、村落居住单元层面的主导因素;中篇为空间发展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包括自下而上的村落空间发展、从建筑单元到街坊形态、从建筑到村落空间界面、从建筑到村落空间结点、从建筑到村落整体形态;下篇为外部空间构成形态与行为分析,包括西递村外部空间物质形态特征、街道空间实例分析、外部空间行为活动构成、外部空间感知、外部空间审美解析等。通过17章的论述,全书对西递空间的形成原因,构成方式和空间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和分析。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学、城市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者、设计者及管理人员和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绪 论 1 徽州传统聚落及其研究 1.1 徽州传统聚落的概况 1.1.1 徽州的自然条件与区划历史变迁 1.1.2 徽州的人口组成与文化渊源 1.2 徽州传统聚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 西递村空间生长的调研报告 2.1 西递村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渊源 2.2 西递村的发展与物质空间的生长 2.2.1 村落的定居阶段 2.2.2 村落的发展阶段 2.2.3 村落的鼎盛阶段 2.2.4 村落的衰落阶段 2.3 明清西递村空间的发展状况 2.3.1 民居形式的发展 2.3.2 道路系统的完善 2.3.3 公共建筑的布局 上篇 空间生长自上而下的主导因素 3 自上而下的外部影响因素 3.1 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3.2 风水理念的影响 3.3 宗族意识的影响 3.4 土地制度的影响 3.5 传统习俗与行为习惯的影响 3.6 儒家思维方式的影响 4 村落整体形态层面上的主导因素 4.1 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对村落整体形态的影响 4.2 风水理念对村落整体形态的决定意义 4.2.1 “择居”――村落的选址 4.2.2 村落整体形态的修正 5 村落结构秩序层面上的主导因素 5.1 宗族观念的兴起 5.1.1 宗法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5.1.2 徽州宗法制度的基本内容 5.2 宗族观念对村落空间的影响 5.2.1 宗族观念影响下的理想化村落结构模式 5.2.2 西递村的大结构秩序 5.2.3 西递村内部的结构布局 6 村落宅居邻里层面上的主导因素 6.1 人的空间行为的分类 6.2 行为习俗对宅居邻里空间的影响 6.2.1 “门”的意义 6.2.2 巷道与交叉口的布局 7 村落居住单元层面的主导因素 7.1 风水理念对住宅整体的影响 7.1.1 住宅的基址选择 7.1.2 住宅与周边小环境的关系 7.1.3 住宅的门向 7.1.4 徽宅布局的基本形式 7.2 宗法观念对宅内空间结构的影响 7.2.1 基本单元里的轴线和秩序 7.2.2 多进院落的“内外有别” 7.3 行为习惯对宅居空间尺度的影响 7.3.1 厅堂位置的演变 7.3.2 住宅地面的构造 7.3.3 家庭储藏空间的安排 7.3.4 窗 中篇 空间发展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 8 自下而上的村落空间发展 …… 9 从建筑单元到街坊形态 10 从建筑到村落空间界面 11 从建筑到村落空间结点 12 从建筑到村落整体形态 下篇 外部空间构成形态与行为分析 13 西递村外部空间物质形态特征 14 街道空间实例分析 15 外部空间行为活动构成 16 外部空间感知 17 外部空间审美解析 附录 附件一:西递村胡氏世系表 附件二:西递村航拍照片 附件三:西递村总图 附件四:西递村界面分类图 附件五:西递村的道路及出人口分布图 附件六:西递村的行为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