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加坡城市设计控制研究

新加坡城市设计控制研究

  • 字数: 58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晓东 著
  • 出版日期: 2016-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41667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加坡设计控制研究:市场、政府与空间发展逻辑》对新加坡设计控制的发展概况、系统构成、运行过程进行了详细梳理和介绍,并从设计控制与开发市场、政府角色以及城市空间发展过程的多个角度,对新加坡设计控制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设计控制的市场逻辑、政府逻辑和过程逻辑。
《新加坡设计控制研究:市场、政府与空间发展逻辑》可供城市设计、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等专业人员和城市规划管理者参阅,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作者简介
陈晓东,1978年1月生于江苏南京。1996年考入东南大学建筑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自2001年起师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段进教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参加联合培养,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及其实施、城市空间形态量化分析等,近年来,公开发表各类论文近20篇,两次获得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求是理论论坛专业组论文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各1项。2004年以来,作为专业负责人先后完成各类城市设计项目30余项,获得全国很好规划设计奖3项,省级很好规划设计奖4项。
目录
1 绪论
1.1 缘起
1.1.1 背景
1.1.2 问题
1.2 设计控制的内涵
1.2.1 设计控制——城市设计实施的一种工具
1.2.2 设计控制与中国城市规划体系
1.3 国内外有关设计控制的既往研究
1.3.1 国外设计控制研究
1.3.2 中国大陆地区的相关研究
1.3.3 既往研究述评
1.4 新加坡案例研究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目标
1.4.2 研究的思路
1.4.3 研究方法
2 新加坡城市和设计控制发展简况
2.1 新加坡的社会经济背景
2.1.1 概况
2.1.2 快速的经济发展
2.1.3 集中化的政治体制
2.1.4 政府干预的经济发展模式
2.2 新加坡的城市和设计控制发展历程
2.2.1 城市草创阶段:1819年—1940年代
2.2.2 城市起步阶段:1945年—1959年
2.2.3 城市变革阶段:1959年—1971年
2.2.4 城市发展阶段:1971年—1991年
2.2.5 走向可持续:1991年至今
2.3 本章小结
3 新加坡设计控制的系统构成
3.1 设计控制的层次结构和基本内容框架
3.1.1 概念规划层次的设计控制——设计策略
3.1.2 总体规划层次的设计控制——框架控制
3.1.3 通则和专项导则
3.1.4 地块设计导则——详细设计控制
3.2 设计控制的主体
3.2.1 官方决策者
3.2.2 非官方参与者
3.3 设计控制的客体
3.3.1 控制的主要领域
3.3.2 控制要素
3.3.3 控制内容
3.4 设计控制的工具
3.4.1 法定规划和开发控制
3.4.2 补贴工具
3.4.3 其他工具
3.5 本章小结
4 新加坡设计控制的运行过程
4.1 设计控制的议程设定和政策制定过程
4.1.1 概念规划和总体规划层面
4.1.2 开发控制导则、专项设计导则层面
4.1.3 地块层面
4.2 设计控制的合法化
4.2.1 法定规划层面的设计控制合法化依据及程序
4.2.2 非法定规划层面的设计控制合法化依据及程序
4.3 设计控制政策的执行过程
4.3.1 设计控制执行程序的种类
4.3.2 一般程序——开发控制
4.3.3 设计审议程序
4.3.4 前置程序——双信封投标程序
4.3.5 申诉程序
4.4 本章小结
5 新加坡设计控制与城市开发市场
5.1 新加坡的城市开发市场与“亲商”的城市规划
5.1.1 新加坡城市开发市场简况
5.1.2 “亲商”的城市规划
5.2 新加坡设计控制的系统与城市开发市场
5.2.1 与城市开发程序相配合的设计控制层次架构
5.2.2 与市场机制互补的设计控制要素及控制力度设定
5.2.3 满足市场信息要求的设计控制文件编制
5.3 新加坡设计控制运行过程与城市开发市场
5.3.1 强调市场效率的设计控制运行程序
5.3.2 激发市场创造性的弹性执行程序
5.4 本章小结
6 新加坡设计控制与政府角色
6.1 新加坡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角色
6.2 设计控制系统建构与积极干预的政府角色
6.2.1 集权的官方决策主体
6.2.2 主动掌控建成环境结果的要素与工具设定
6.2.3 集权制和主动性对设计控制实施的影响
6.3 设计控制运行过程与积极干预的政府角色
6.3.1 技术主导的设计控制议程设定和方案制定过程
6.3.2 实用主义的设计控制合法化
6.3.3 强调自由裁量的设计控制执行过程
6.4 本章小结
7 新加坡设计控制演进与城市空间发展过程
7.1 空间范式发展影响下的设计控制演进
7.1.1 1960—1970年代:国际范式和现代主义的影响
7.1.2 1980—1990年代:融人地方特色和历史保护思想
7.1.3 2000年至今:融人可持续发展与创新思想
7.2 城市化进程中的设计控制改革
7.2.1 独立之前:作为基本标准的设计控制
7.2.2 1960年代20世纪末:以空间方案引领的设计控制
7.2.3 21世纪的发展趋势:走向公众参与的设计控制
7.3 本章结论
8 英美等国设计控制的相关现象与新加坡的比较
8.1 英美等国设计控制与市场的关系
8.1.1 设计控制系统建构与市场
8.1.2 设计控制运行过程与市场
8.2 英美等国设计控制与政府角色的关系
8.2.1 设计控制的系统构成与政府角色
8.2.2 设计控制的运行过程与政府角色
8.3 英美等国设计控制与城市空间发展过程的关系
8.3.1 设计控制与理想空间范式
8.3.2 设计控制与城市化进程
8.4 本章小结
9 理论思考——设计控制的基本逻辑
9.1 设计控制的市场逻辑
9.1.1 设计控制与市场关系的理论解释
9.1.2 设计控制的市场逻辑
9.2 设计控制的政府逻辑
9.2.1 设计控制实践与政府角色关系的理论解释
9.2.2 设计控制的政府逻辑
9.3 设计控制的过程逻辑
9.3.1 设计控制实践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的理论解释
9.3.2 设计控制的过程逻辑
9.4 本章小结
10 设计控制逻辑下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改革建议
10.1 改革建议涉及的范围和经验借鉴的平台
10.2 技术层面的改革建议
10.3 机制层面的改革建议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广场的开发和设计控制案例(1994—2001)
附录B 中国广场地块主要城市设计要求摘要
附录C 投标技术条款
附录D 新加坡城市中心区位置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