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法制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法制创新

  • 字数: 208
  • 出版社: 中国法制
  • 作者: 叶知年|
  • 商品条码: 97875216264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 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 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生 态文明的认识也不断更新。 本书主要围绕我国生态文明 建设需要探索我国自然资源 法制的创新。 本书可为我国自然资源 相关领域立法的完善提供一 定理论支持,为行政主管部 门制定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开 发利用的具体规划提供一定 参考,也可为环境资源法学 及相关法学领域的教学提供 一定帮助。
作者简介
叶知年,福建永泰人,1966年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任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咨询专家,福州、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福建新世通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目录
导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突破和创新 第一章 自然资源概述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征 一、资源的概念 二、自然资源的概念 (一)一般学科意义上的自然资源的概念 (二)法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的概念 三、自然资源的特征 四、自然资源的分类 (一)一般学科上的自然资源的分类 (二)法学层面的自然资源的分类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以成为民法上的“物” 一、物权客体的历史沿革 二、传统物权客体理论的局限性及修正 (一)环境危机对传统物权客体观念的挑战 (二)传统物权客休特定性理论的修正 (三)传统物权客体排他性理论的修正 三、自然资源与民法上“物”比较 (一)自然资源与民法上的物的范围相互交叉 (二)自然资源与传统物权法中的物存在区别 四、自然资源成为民法上“物”的理论证成 (一)物的特定性 (二)物的价值性 (三)物的可支配性 (四)物权容体应为独立物问题 (五)物权客体原则上应是有体物 (六)用益物权客体应是不可消耗物问题 (七)自然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问题 第三节 自然资源物权 一、自然资源物权的概念 二、自然资源物权的特征 三、自然资源国家物权的法律特征 四、自然资源物权的法律效力 (一)自然资源物权的排他效力 (二)自然资源物权的优先效力 (三)自然资源物权的追及效力 (四)自然资源物权请求权 (五)自然资源物权法律效力的特殊性 五、自然资源物权的分类 (一)自然资源所有权 (二)自然资源用益物权 …… 第二章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 第三章 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的行使和限制 第四章 我国自然资源准物权的行使和限制 第五章 自然资源物权受限下的生态补偿 第六章 自然资源损害法律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