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产业链溢出与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产业链溢出与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研究

  • 字数: 2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彭书舟 著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186093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和效应,制造业出口升级,以及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制造业出口三方面,梳理文献,并简要评述。第二章为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特征事实。首先,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线,厘清中国服务业40年来的开放历程。然后,基于OECD数据库的外资管制指数,就生产性服务业外资管制总体水平、分限制类型的服务业外资管制水平进行跨国比较。最后,借鉴利用中国《部门投入产出表》,构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生产性服务业外资管制综合指数。第三章为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首先,以产品质量模型为理论基础,推导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逻辑推演生产性服务业外资管制变化影响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渠道。其次,借鉴需求—份额回归法,测度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维度的出口产品质量指数。最后,进行实证检验。第四章为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产品加成率的影响。首先,将服务投入纳入生产函数,依据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推导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影响企业产品加成率的作用渠道。其次,借鉴生产函数法测度中国企业-产品-市场维度的出口产品加成率指数。再次,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基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外资管制变化对多产品出口企业核心和非核心产品加成率的差异化影响。第五章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首先,基于异质性企业技术升级模型,阐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通过促进技术升级活动,提升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其次,采用反射迭代法测算中国企业出口复杂度。再次,进行实证检验。
作者简介
本书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和效应,制造业出口升级,以及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制造业出口三方面,梳理文献,并简要评述。 第二章为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特征事实。首先,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线,厘清中国服务业40年来的开放历程。然后,基于OECD数据库的外资管制指数,就生产性服务业外资管制总体水平、分限制类型的服务业外资管制水平进行跨国比较。最后,借鉴Arnold等(2016)思路,利用中国《部门投入产出表》,构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生产性服务业外资管制综合指数。第三章为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首先,以Hallak和Sivadasan(2009)建立的产品质量模型为理论基础,推导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逻辑推演生产性服务业外资管制变化影响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渠道。其次,借鉴Bernini和Tomasi(2015)的需求—份额回归法,测度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维度的出口产品质量指数。最后,进行实证检验。第四章为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产品加成率的影响。首先,将服务投入纳入生产函数,依据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推导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影响企业产品加成率的作用渠道。其次,借鉴De Loecker等(2016)的生产函数法测度中国企业-产品-市场维度的出口产品加成率指数。再次,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基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外资管制变化对多产品出口企业核心和非核心产品加成率的差异化影响。第五章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首先,基于Maria Bas和El-Mallakh(2019)构建的异质性企业技术升级模型,阐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通过促进技术升级活动,提升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其次,采用Hausmann(2010)反射迭代法测算中国企业出口复杂度。再次,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拓展Melitze和Polanec(2015)动态分解法,将企业出口复杂度变化动态分解为三组(存续产品、新进入产品以及退出产品),进行微观机制检验。第六章为研究结论和研究启示,并针对本项目不足之处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