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具身教育心理学(从镜像神经元到心智化课堂)(精)

具身教育心理学(从镜像神经元到心智化课堂)(精)

  • 字数: 28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陈巍|
  • 商品条码: 97873032988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到ChatGPT和Sora的横空出世,人类的教育始终根植于人性,又试图超越先天桎梏。然而,教学法在东西方传统中的惊人共识在于——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知识的获取、加工、保存与迁移发生在学习者的“头脑”之中,身体成为教育活动(体育除外)中被“封印”、冷落甚至抛弃的对象。 本书重新解封并召唤了沉睡千年的肉身,并借助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生物学的前沿论据,以及心灵哲学与现象学的洞见,为身体在人类教育活动中扮演的不可替代角色给出了系统辩护。新兴的具身认知研究可以为教育从业者、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带来诸多启迪。尽管具身认知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该运动的多学科和跨学科性质为批判性反思传统教育实践的弊病提供了一些发人深省的建议,从而最大程度地释放学习者的天性。 \"
作者简介
陈巍,浙江绍兴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出站,现任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研究平台研究员、同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兴趣为哲学心理学、心理学史与认知科学。入选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在Theory & Psychology、Philosophical Psychology、《哲学研究》《心理学报》《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8项。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具身教育心理学的兴起 第一节 从“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到4E认知 第二节 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哲学概念及其经验证据 第三节 从具身学习到具身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镜像神经元与镜像神经元系统 第一节 镜像的内涵 第二节 镜像的外延 第三节 延展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及其展望 第三章 镜像神经元、动作理解与具身模拟理论 第一节 镜像神经元系统在动作理解上的活动特征 第二节 动作理解的具身模拟理论 第四章 镜像神经元、同感与共享多重交互主体性 第一节 加莱塞:现象学取向的神经生理学家 第二节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与同感的神经基础 第三节 共享的多重交互主体性 第五章 语言理解与进化 第一节 言语的知觉运动理论 第二节 镜像神经元系统与语言理解、进化的关系 第六章 孤独症的碎镜理论迷思 第一节 孤独症的碎镜理论 第二节 碎镜理论的缺陷及其反思 第七章 基于镜像神经元的教育是一种新神经神话吗? 第一节 缘起:镜像教育的来源 第二节 焦点:围绕镜像神经元的争论 第三节 灾变:作为神经神话的镜像教育 第四节 幻灭:科学沙文主义与常识自由主义之争 第五节 重生:镜像神经元系统可能蕴含的教育意义前瞻 第八章 “脑中训练”:观察运动学习的镜像神经机制及其应用 第一节 观察运动学习行为学的解释机制 第二节 观察运动学习的镜像神经元机制及其理论和应用 第三节 观察运动学习的未来 第九章 镜像神经元系统的个体发生学与学前儿童感知运动学习 第一节 镜像神经元系统的起源与发育之争 第二节 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育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第十章 校园霸凌的镜像神经机制及其干预 第一节 影视暴力影响校园霸凌的离身视角:观察学习理论 第二节 影视暴力影响霸凌的具身认知视角:具身模拟 第三节 霸凌者的大脑:镜像神经元系统的作用 第四节 基于具身模拟的青少年霸凌诱因与干预 第五节 小结与展望 第十一章 镜像神经元、具身阅读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阅读的具身化转向 第二节 具身阅读的基本概念与机制 第三节 构成具身阅读的基本学习要素 第四节 具身阅读的基本框架 第五节 具身阅读实践前瞻及其对具身化学习理论的启示 第十二章 先天还是后天:镜像神经元的起源 第一节 联想序列学习 第二节 来自基因假设的回应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