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汕头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与进程(1860-1949)

汕头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与进程(1860-1949)

  • 字数: 35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欧阳琳浩|
  • 商品条码: 97875227352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汕头在1860年 至1949年的发展和空间形 态演变,综合历史学、地理 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建立数 据库、绘制专题地图,论述 汕头开埠初期的土地开发、 民国时期的规划建设、商业 的发展及空间分布、人群活 动与地产投资,再现不同人 群在不同时期运用自身所掌 握的资源和可操作的机制, 对空间进行开发、利用和改 造,揭示汕头的金融网络、 商业网络和人群网络,以及 相关的制度对城市空间和人 居格局的深刻影响。
作者简介
欧阳琳浩,1989年生,广东澄海人,201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9-2021年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站期间申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般资助。现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科研博士后,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城市史、海洋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近代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晚清时期填海造地与扇形空间形态塑造 第一节 1860年后的“向海争地” 一 没有租界的“居留地” 二 民间的填海策略和官府的因应 第二节 潮海关填地与海岸线南移 一 1865—1866年海关码头的购置和扩建 二 海关船港地与东南堤的延伸 第三节 扇形填海与空间塑造 一 1870—1895年耶士摩的填地 二 扇形轮廓与路网初成 小结 第二章 近代市政对城市空间的管治 第一节 管而不控的前市政时期 一 19世纪下半叶商人的主导作用 二 20世纪初警察机构的路政管理 第二节 市政时期的行政干预与法规约束 一 1921年市政厅及其工务局的设立 二 市政例规章程的颁布及其约束力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规划指导下的空间改造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的城市改造计划 一 “八二风灾”对城市的破坏 二 1923年的“改造汕头市工务计划” 三 1926年“改造市区工务计划”的颁布实施 第二节 城区路网的形成 一 道路规划的实施 二 辟筑道路的困境与官方的应对 第三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旧商埠的改造 一 骑楼街区的形成 二 “四安-镇邦”“四永-升平”和小公园 小结 第四章 商业、地产的分布与城市空问的发展 第一节 大资本行业及其分布特征 一 操控资本的行业 二 20世纪40年代侨批业、出口业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人群活动与房地产投资 一 潮梅各属的移民及其商业权柄 二 房地产投资及其空间特征 三 侨资房地产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