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

  • 字数: 285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马骏 著 无 编 无 译
  • 出版日期: 2024-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4139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相互依存互补发展。纵观古今中外城乡发展的逻辑脉络,总能察觉城乡之间存在相依和互补的关系,最终在相互汲取中走向嵌入和融合的发展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进入以量为基、以质取胜的新发展阶段,本书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时代关键词,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乡关系的未来走势,以国内外城乡关系的理论和实践为蓝本,深入分析城乡关系演化的演进机理和底层逻辑,并以大量数据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失衡进行了实证评价和成因剖析,创新性地提出和定义了“城乡高质量融合”“城乡融合体”“城乡融合态”等概念,系统构建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为我国走深、走实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可行模式和创新路径。
作者简介
马骏,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城乡融合、文化产业等方向研究。长株潭都市圈发展智库首批专家,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兼任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市厅级、区县级委托课题30余项,主要参与国家、省、市、县级规划和应用研究课题80余项。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软科学》《经济地理》《求索》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参)著30余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评述/4    第三节  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8    第四节  总体框架与主要创新点/9第二章  城乡关系演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回溯/17    第一节  西方平等协调城乡关系学说溯源/17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回顾/2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概述/39    第四节  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与启示/48第三章  中国城乡关系的演进逻辑与价值史观判断/68    第一节  中国城乡关系的演进脉络梳理/68    第二节  中国城乡关系的演进机理分析/77    第三节  中国城乡关系变迁与演进的逻辑推演/86    第四节  中国城乡关系的价值史观判断/89第四章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失衡的实证评价与成因剖析/97    第一节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失衡的主要表征/97    第二节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失衡的实证评价/112    第三节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失衡的成因剖析/134第五章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耦合关联分析/142    第一节  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142    第二节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150    第三节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驱动城乡融合发展/160第六章  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概念界定、内涵解析与特征阐释/166    第一节  从城乡融合到城乡高质量融合的时代要求/166    第二节  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概念界定/178    第三节  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内涵解析/183    第四节  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特征阐释/184第七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运行机理推导/189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核心要素/189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193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主要动能/197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201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指标评测/205    第六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223第八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推进机制构建/229    第一节  建立城乡空间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推进机制/229    第二节  建立城乡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推进机制/235    第三节  建立城乡政治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推进机制/242    第四节  建立城乡社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推进机制/248    第五节  建立城乡文化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推进机制/255    第六节  建立城乡生态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推进机制/261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268    第一节  研究结论/268    第二节  研究展望/277参考文献/280后记/28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