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西南茶马古道文献与遗产

茶香悠悠,千年古道上的历史与文化西南茶马古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千年回响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刘礼堂 编
  • 出版日期: 2024-08-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419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南茶马古道是本书着眼于中华民族“大地理、大历史、大文明”的整体格局而提出的学术概念。它是中国西南地区在茶马互市基础上形成的以茶叶为主要商品、以马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地区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走廊。西南茶马古道有川藏、滇藏、青藏三条主线路,并由众多支线组成,遍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辐射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它渊源于秦汉,形成于唐宋,快速发展于明清,大放异彩于近现代,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西南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商贸通道,是历史上西藏和内地联系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是多元文明交流互动的主要通道之一。在“一带一路”的总体视野之下,系统搜集、整理、研究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并在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提出西南茶马古道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案,深入挖掘其历史与现实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实践和理论资源的双重支撑等。
作者简介
刘礼堂,男,1963年10月生,湖北大悟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教师,社会兼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特聘专家,囯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湖北省新时代考古学建设共同体理事会秘书长,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大学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同时在隋唐文化史研究领域有所涉猎。已出版隋唐文化史方面的专著2部,主编4部,译著1部,参编著作5部;在《历史研究》《文学遗产》《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学术随笔近百篇,其中专业论文60余篇,高等教育管理论文40余篇。多项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报刊全文转载或论点摘要、新论集萃、篇目辑览。
目录
一、理论研究
茶马古道研究和文化保护的几个问题 / 杨福泉
再论茶马古道的若干问题 ——狭义茶马古道与广义茶马古道的关系 / 孙华
西南茶马古道:汉藏交融的千年大通道 / 刘礼堂 陈韬
西南茶马古道:中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 刘礼堂 陈韬
西南茶马古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千年回响 / 刘礼堂 陈韬
“一带一路” 视野下西南茶马古道研究: 回顾、 反思与展望 / 刘礼堂 冯新悦
促进西南茶马古道研究长远发展 / 明海英
试论西南茶马古道的发展与多民族文化交流 / 陆晗昱
“茶马古道” 概念在日本的接受与传播 / 宋时磊
茶马古道的概念、研究瓶颈与开拓方向 ——历史学科的视角 / 宋时磊
茶马古道与万里茶道的文化融合和时代担当 / 冯晓光
四川茶马古道历史地位和作用研究 / 陈书谦
二、文化遗产
滇南茶碑调查研究 / 杨海潮 胡皓明
传承保护和利用好茶马古道文化资源 / 明海英
重塑“壮游”——研学旅游与中国西南茶马古道 / 席格伦(Gary Sigley) 著 李怡博 译
茶马古道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 凌文锋 杨海潮 木霁弘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