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原儒——体用视域下先秦儒家的“一贯之道”

原儒——体用视域下先秦儒家的“一贯之道”

  • 字数: 43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崔海东|
  • 商品条码: 978752282370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0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体用为纲,理势结合,分析了先秦儒家 “一贯之道”的展开。 上篇“体论”分别讨论实体、工夫、本体。实 体即真实无妄的物体,分为道体、性体和心体,总 称为“实体三态”。工夫指针对心性情欲作自我调 节、控制与优化的理性的道德实践,其在逻辑上展 开为一种“下→上→下……”、“知→养→行”连 绵不绝之运动,包括下学而上达、上达而存养、存 养而践履,总称为“工夫三阶”。本体指人凭工夫 重新认识到的实体,包括境界与气象,分为“欲仁 斯至境”与“君子气象”、“仁民爱物境”与“圣 人气象”、“天命流行境”与“天地气象”。总称 为“本体三境”、“气象三位”。 下篇“用论”则讨论仁心之发用。道心苏醒, 仁体方首出庶物,打开属人的世界,开始其自觉的 旅行,由己及人,层层发用,开启忠恕之行,经历 齐家、化乡、治国、平天下,更参赞化育,最终峻 极于天。 本书初步建构起一个囊括先秦儒家基本义理的 自洽体系,还原了孔门“体用一贯”的结构与先秦 儒家的本旨。
目录
绪论 上篇 体论 第一章 体论综述 第一节 原实体 第二节 原工夫 第三节 原本体 第二章 实体·道体 第一节 道体正义之一:人伪道体 第二节 道体正义之二:天道曰圆 第三节 道体正义之三:地道曰方 第四节 道体正义之四:人道曰和 第五节 道体分裂之一:浑沌之截停——庄子之自然 第六节 道体分裂之二:神性之歧出——墨子之天志、明鬼 第七节 道体分裂之三:知性之歧出——《易传》之形而上下 第八节 道体分裂之四:气质之歧出——法儒之出现 第九节 道体分裂之五:仁性之歧出——孟荀以王者为圣 第三章 实体·性体 第一节 性体正义之一:何为性体 第二节 性体正义之二:天地之性曰仁 第三节 性体正义之三:仁生诸德 第四节 性体正义之四:气质之性曰气 第五节 性体正义之五:智识之性曰智 第六节 性体正义之六:存神显仁 第七节 性体正义之七:新性三品 第八节 性体歧出之一:无善无恶与善恶混 第九节 性体歧出之二:荀子之性恶善伪 第十节 性体歧出之三:智识之性之翕弱 第十一节 性体歧出之四:能群之性之陷溺 第四章 实体·心体 第一节 心体正义之一:原心 第二节 心体正义之二:未发为意 第三节 心体正义之三:已发为情 第四节 心体正义之四:已发人心之危曰欲 第五节 心体正义之五:已发道心之微曰端 第五章 工夫·下学 第一节 下学正义之一:见仁见智 第二节 下学正义之二:养之以事 第三节 下学正义之三:博学以文 第四节 下学正义之四:约之以礼 第五节 下学歧出:泥于小道 第六章 工夫·上达 第一节 上达正义之一:何为上达 第二节 上达正义之二:醒觉心体 第三节 上达正义之三:心体之境界与气象 第四节 上达正义之四:反躬性体 第五节 上达正义之五:性体之境界与气象 第六节 上达正义之六:对越道体 第七节 上达正义之七:道体之境界与气象 第八节 上达歧出:《荀子·天论》之第二次“绝地天通” 第七章 工夫·存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