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主动的臣民

主动的臣民

  • 字数: 26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贾乾初 著;汪全胜,张铭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519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9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贾乾初著的《主动的臣民:明代泰州学派平民儒学之政治文化研究》以明代极富特色的泰州学派平民儒学为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立场予以研究,选取典型个案予以剖析,系统探讨其政治文化特征。本书研究指出,平民儒学兼具平民阶层与士大夫儒学的两重性,因而存在深刻矛盾。平民儒者对儒家政治价值的认同,使其主动履行政治义务,发挥了维护政治秩序的独特政治功能。平民儒学通过赋予“百姓日用”以“道”的含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体意识,对传统政治价值与政治秩序形成某种冲击。他们以讲学等方式参与社会教化,进而演化为一种社会政治运动。泰州学派平民儒学的思想与实践表明,中晚明时代的平民阶层虽表现出某种主体觉醒,但在全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之前,它始终突破不了小农社会与王权专制政治的网罗。由于与士大夫儒学的高度同质性,很终使平民儒学具有启蒙因子的思想萌芽风干、淹没于士大夫阶层主流政治文化中。“主动的臣民”成为平民儒者的宿命。
作者简介
贾乾初,1971年生于河北省沧县。200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14年山东大学政治学流动站博士后出站。现为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行政思想、中国政治文化。已出版专著《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版),参著《中国儒学发展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政治思想通史·明清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发表学术论2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传统政治文化与解释主义研究范式
第二节 为什么是泰州学派平民儒学
第三节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泰州学派的研究状况
第一章 愚夫愚妇:平民儒学语境中的“人”
第一节 主流儒家语境与的转折
第二节 百姓日用:“愚夫愚妇”从身体到实践
第三节 愚夫愚妇:异动及其归宿
结语
第二章 个案王襞:平民意识的自我确认
第一节 平民意识——王襞继承的心斋之学的关键
第二节 反身乐学的平民意识底色
第三节 王襞与泰州学派平民儒学传统
结语
第三章 翊赞王化:泰州学派平民儒者的政治认知
第一节 政治认知与传统中国的政治认知
第二节 平民儒者及其政治认知
第三节 平民儒者政治认知的基本特征
结语
第四章 个案韩贞:平民儒者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功能
第一节 平民儒者政治态度及其表达方式
第二节 平民儒者的政治功能
第三节 平民儒者的弘道激情及其空间
结语
第五章 布衣王道:平民儒者的政治理想
第一节 政治理想界说
第二节 平民儒者政治理想及其特质
第三节 平民儒者政治理想的内在矛盾
结语
第六章 大成师道:平民讲学与政治社会化
第一节 泰州学派平民讲学及特征
第二节 大成师道的政治文化意涵
第三节 平民讲学的没落
结语
结论:平民儒学与政治文化的变迁
参考文献
附录一:王一庵平民儒学思想析论
附录二:林东城心学思想初探——兼论泰州学派的分化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