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哲学创新的源头活水

哲学创新的源头活水

  • 字数: 4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东 著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098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6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9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广泛吸取靠前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列宁《哲学笔记》研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于创造性的新问题和新观点。作者根据《哲学笔记》的创作史、出版史、版本学比较研究的丰富资料,区分了“列宁自己命名的《哲学笔记本》”和“苏联编者后来编辑出版的《哲学笔记》”,澄清了列宁集中写作的八个《哲学笔记本》的本来面目和深刻命意,进而上升到对《哲学笔记》思想实质和理论贡献的整体高度,阐明这一著作的优选理论不在于其中的个别原理和个别命题,而在于把马思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系统化的总体构想。
作者简介
王东,1948年生,北京大学马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马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列宁思想研究会会长。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要成果凝聚为“改革创新学十部曲”,“中国学十部曲”,“哲学创新北大六书”。曾荣获第二届吴玉章奖金,教学成果奖。
目录
绪论列宁《哲学笔记》的历史命运
第一章《哲学笔记》的创作动机和本来面目
一、列宁自己命名的八个(哲学笔记本)
二、《哲学笔记)的版本演化
三、列宁《哲学笔记本)的创作动机
第二章列宁《哲学笔记本》的研究对象和特殊意义
一、《哲学笔记)中的“两段自白”
二、列宁《哲学笔记本)的写作时间
三、列宁《哲学笔记本>的后来情况
第三章列宁辩证法笔记的创作过程和内在结构
一、列宁用的是“追溯法”
二、从以“《资本论)逻辑”为中心的唯物辩证法出发
三、追溯到以《逻辑学)为中心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法
四、追根溯源到以赫拉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朴素辩证法
第四章探讨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列宁构想”
一、六个片断纲要构成的总体构想
二、第一纲要——《卡尔·马克思》一文中的《辩证法)一节
三、第二纲要——《关于黑格尔逻辑学的真实意义的问题)
四、第三纲要——《辩证法的要素》
五、第四纲要——《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
六、第五纲要——“应当从中形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
七、第六纲要——(谈谈辩证法问题》
第五章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基本性质和知识来源
一、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三者同一
二、逻辑与历史、辩证法理论与辩证法史的统一
第六章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核心实质和理论结构
一、以对立统一为核心
二、辩证法内容的无限丰富性
第七章贯穿认识论和辩证逻辑的思想中枢
一、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二、一般与个别的辩证统一
第八章辩证法体系的叙述方式和范畴顺序
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二、范畴逻辑顺序体现认识一般进程
第九章实现马克思哲学夙愿的第三次伟大尝试
一、写出《辩证法)是马克思长期一贯的哲学夙愿
二、恩格斯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三、狄慈根独立做出的第二次尝试
四、列宁的第三次伟大尝试
第十章把改造黑格尔哲学的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一、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史课题
二、马克思恩格斯是改造黑格尔哲学的奠基者
三、列宁改造黑格尔哲学的发展过程
四、改造黑格尔哲学中的全面创新
第十一章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到《哲学笔记》
一、列宁两部主要哲学著作的关系问题
二、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制高点
第十二章时代课题的哲学沉思
一、探讨“帝国主义逻辑”和“社会主义逻辑”的哲学导言
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列宁构想”的哲学基础
三、20世纪科技创新大势的哲学思考
结论列宁两大构想与本书四点创新
附录一列宁手稿影印件(一)
附录二列宁手稿影印件(二)
附录三列宁手稿影印件(三)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