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睺望中国

睺望中国

  • 字数: 36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作者: 韩保江 著
  • 出版日期: 2013-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35494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3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瞭望中国:关于中国发展前途的思考》主要内容包括:积极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环境、改善价格环境需找准发力点、改革开放与体制创新、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义无反顾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中国经济改革深水探底、改革又到关键时、开拓改革开放的新内涵、继续以改革驱动科学发展、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等。
作者简介
韩保江,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公共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多家高校的兼职教授,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经济全球化、县域经济等问题。曾先后出版《西方世界的拯救一一现代资本主义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贡献》《全球化时代》《刀尖上的舞者——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案例研究》《中国奇迹与中国发展模式》等个人专著。主编和与他人合著《国际市场学》《国际金融学》《中国经济:2005年年度观点》《劳动关系概论》等著作和教材20多部。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嘹望》《经济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有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思想理论动态》《文摘报》《报刊文摘》《中国党政干部文摘》《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和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等刊物转载或摘载。
目录
序言 万众一心 爬坡过坎 克难前行/1
经济大势与政策建议
怎样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2
看中国经济当把握“主流”/5
拨云去雾把握经济大势/8
中国经济仍能“软着陆”/11
信心是金/16
冲刺之年更要知难而上/19
始终把握好发展主动权/22
保护好加快发展的积极性/25
为发展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28
更好地支持复苏的中坚力量/31
千方百计提振实体经济/34
积极消费就是爱国/37
积极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环境/40
改善价格环境需找准发力点/43
改革开放与体制创新
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48
义无反顾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51
中国经济改革深水探底/54
改革又到关键时/58
开拓改革开放的新内涵/61
继续以改革驱动科学发展/64
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67
“体制公平”深化改革/73
为发展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76
改革要通过协调来深入/79
更加注重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82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出重拳”/85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动摇/88
有进有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91
国企攻坚:五战破僵局/98
为民间资本进军垄断领域清障/104
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迫在眉睫/107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正当时/110
以电力市场化求解“煤电困局”/113
莫让流通成为发展梗阻/115
税制改革促增长/118
尊重基层的改革首创精神/121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24
正确处理“六大关系”/127
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132
全力补足政府职能转变“短板”/135
新机构要迎难而上/138
诚信建设政府先“正己”/141
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财力/143
宏观调控认识逐渐深化/146
宏观调控更要讲究科学/148
在调控中谋求“好的经济发展”/151
调准基调谋开局/154
管好通胀预期意义重大/157
宏观调控五年“控温”/160
“紧缩型”调控谋细化/165
冷静加强经济监测预警/169
防治经济刺激“救血”后遗症/172
切实防范财政风险/175
严守经济工作纪律/178
自觉维护规划的权威性/181
把文化建设纳入发展总体规划/184
不断突破城市管理瓶颈/187
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六块试金石/190
全力补足政府职能转变“短板”/135
新机构要迎难而上/138
诚信建设政府先“正己”/141
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财力/143
宏观调控认识逐渐深化/146
宏观调控更要讲究科学/148
在调控中谋求“好的经济发展”/151
调准基调谋开局/154
管好通胀预期意义重大/157
宏观调控五年“控温”/160
“紧缩型”调控谋细化/165
冷静加强经济监测预警/169
防治经济刺激“救血”后遗症/172
切实防范财政风险/175
严守经济工作纪律/178
自觉维护规划的权威性/181
把文化建设纳入发展总体规划/184
不断突破城市管理瓶颈/187
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六块试金石/190
转变方式与优化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仍是根本/200
经济复苏更应坚定结构调整/203
节能减排“倒逼”的新关口/206
不能再以“三种代价”换高速/209
千方百计释放内需潜力/212
提高“扩大内需”政策的针对性/215
将扩大内需进行到底/218
深入开掘国内市场/221
收入分配与民生建设
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226
合理稳步提高劳动者报酬/229
努力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232
切实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235
在加快发展中谋求社会公平/238
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发力点/241
继续“撬动”复苏的民生杠杆/244
力推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247
“民生财政”一举多得/250
为创业营造良好的体制政策环境/253
全社会都要重视诚信建设/256
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责无旁贷/259
加快建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62
建立科学的幸福指标体系/265
全面小康需冲破六大瓶颈/268
区域经济与协调战略
加快培育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276
振兴东北的新机制如何破局/279
振兴东北须先治“政府病”/284
建立健全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287
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290
不谋全局无以谋一域/293
国际竞争与忧患意识
换种眼光看经济全球化/298
迎战新的国际竞争/302
迎接城市大国新时代/305
大国“后发优势”的中国机遇/308
警惕“后发劣势”/311
再敲国情警钟/314
骤失3800万亩耕地的忧思/317
中国发展的忧患之思/323
增强国家战略能力/328
“三个没有变”的国情现实/331
为什么中国道路能避免西方式发展弊端/336
附录 2005年经济工作重点研判/339
后记/35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