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规律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规律性研究

本书适用于马列研究人员
  • 字数: 70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赵智奎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61660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54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分析马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入手,比较深入地分析和阐述了马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阐述了马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追溯了马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思想源头;重点阐述了马思主义中国化的靠前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也重点阐述了马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作者简介
赵智奎,男,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马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规律性认识”主持人。1995年8月晋升为副研究员,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思主义研究院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2004年6月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8月获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证书。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任马思主义研究院马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中罔社会科学院不错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马思主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马思主义研究》编委。2011年4月至2014年12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思主义中国化重点学科负责人;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任马思主义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首席研究员。
目录
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原点是多发的,是集大成者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实践形态、制度形态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必然性
(二)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规律性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研究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四)中外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分析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化
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民族性特点相结合的民族化过程
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时代化过程
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具体性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化过程
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群众性实践相结合的大众化过程
第二节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
一经验上升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经验向理论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向度
三当代中国发展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重要体现
第三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对外传播
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公开传播自己的理论主张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能够而且需要走向世界
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对外宣传阐释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存在形态
一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二中国化的实践道路
三中国化的制度体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与具体性
一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性
三马克思主义一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步与思想源泉
……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其特点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和规律性认识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结束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
附录一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视野
附录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部分典型案例解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