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解释学之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解释学之维

  • 字数: 3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皮家胜 著
  • 出版日期: 2014-10-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393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5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皮家胜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解释学之维》以解释学为工具,以中国人何以能够和如何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解释和运用为线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与如何实现进行了初步的回答。中国人之所以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具有可理解性;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特殊的理解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背景的有力推助;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解释和运用的实现,是通过“理解间距”、“理解循环”、“视域融合”和“解释学运用”完成的。“理解间距”解决如何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理解问题:“理解循环”解决如何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理解和无限理解的问题;“视域融合”解决如何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性和普遍性的理解问题;“解释学的运用”解决的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即转变成为中国的现实的问题。全书最后的“分析与反驳”一章既是对不同观点的反诘,又是对自己所坚持观点的强化。
作者简介
皮家胜,1958年9月出生,湖北潜江市人,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敲开幸福之门》等著作多部;完成省部级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市规划项目1项,现承担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和重大课题子项目各1项。
目录
  导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路径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问题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界定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路径选择
四、运用解释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之根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可理解性
第二节 人类普遍存在的“理解力”与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力”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世界历史背景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中国历史背景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理解间距”问题
第一节 “时间间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第二节 “空间间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第三节 “语言间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第四节 理解的客观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检验标准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解释学循环”问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中的自身意义循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理解者对自我存在意义的理解循环
第三节 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与其“前理解”之间的循环
第四节 理解循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运行逻辑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视域融合”问题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