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在看到本书的书名后,心中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考研英语不是不考语法吗?何来《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一书?为使你迅速了解本书的用意,现摘取书中的部分内容,供你参考。真题再现:语法攻克考研“英译汉”——2004年第61题The Greeks assum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had some connection with the process of thought, which took root in Europe long before people realized how diverse languages could be.妙语点睛正确翻译此句的关键是,要清楚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which所指代的先行词是什么。从学生的一些反馈来看,他们的错误主要在于认为which指代的是the process of thought或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正是由于搞不清楚which的所指,很多同学将此句牵强地译为:“希腊人猜测这种语言的构成和思维的变化息息相关,源自古老的欧洲。而在那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语言的发展。”另外,还有人认为which指代the Greeks,故将“which took root in Europe”译成了“来自欧洲的希腊人”,因而把整句误译为:“远在人类意识到语言的多样性之前,来自欧洲的希腊人就认为语言的结构和人类的思维过程有某种联系。” 其实,这里的先行词不是the process of thought这个短语,而是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had some connection with the process of thought这个宾语从句,它所表达的是一种观点,即which指代的是这种观点。在翻译时要把“这一观点……”明确地表达出来。精品译文希腊人认为,语言结构与思维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一观点在人们尚未认识到语言的千差万别以前就早已在欧洲扎下了根。从以上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扎实的语法功底对于考研解题的重要性。针对上述例句,本书提出了“对于定语从句要首先找准先行词”这一分析思路,直击考点,成为解题的关键突破口。若考生不了解定语从句的这一特点,很容易绕圈子,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降低答题效率,影响考试成绩。本书详细总结和归纳了类似的解题突破口和解题技巧,书中的例句大多选自1991年至今年的考研真题,其目的就是要帮助考生总结历年的考点。此外,本书几乎穷尽了考研英语的所有难句,配合妙语点透解题思路,并附以精品译文,为广大考生提供了诸多便利。下面,将本书的具体特色详述于下:一、总结历年真题考点,妙语点透解题思路对于考生来说,研读和练习历年真题的目的在于,通过真题总结知识点,把握考研动态,洞察出题规律,最终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这也正是本书的创作初衷。所以,本书在组织上以考点为线,贯穿历年考题,这样考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同一个考点在历年考试中的出现情况。比如,“no more...than”或“not...any more than”这一句型在考研英语中的出现频率较高,常见于旧题型的语法选择中,但在近年来的阅读理解(2005年阅读第四篇)和英译汉 (2006年英译汉第49题) 中也有出现。通过这样的横向比较,考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关考点,从而为来年的考试做好准备。对于考点集中的内容,本书还以“专题”形式详细归纳、讲解,如本书特别开设了“That专题”、“As专题”和“Than专题”。此外,在总结考点的同时,本书还给出了各考点的解题思路,如上例中明确告诉考生“要清楚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which所指代的先行词是什么”,即正确翻译定语从句的关键是找对先行词。二、穷尽考研所有难句,复杂结构条分缕析难句分析对于考研英语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考研英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分析和翻译长难句的过程,因为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英译汉等题型里充斥着大量难“啃”的句子。所以,考生对难句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将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但是,看似复杂多变的英语难句,其结构却是有规律可循的。本书的第十一章为读者详细分析了难句的规律:首先探讨了英语复杂难句惯用的手段,即主要采用连词、介词和分词这三大手段来连词成句;然后列举出各种分析难句的实用技巧,比如“认清句中的并列平行结构”、“注意句中代词的所指内容”等;最后总结出了各种难句结构,如三种“宾语后置型”难句结构、英语多重后置定语的语序规律、英语中的省略结构与倒装结构,等等。三、精品译文与你共赏,帮助你攻克“英译汉”本书的例句大多取自于考研真题,其句子结构的难度与考研“英译汉”相仿,而且几乎每个难句都在“妙语点睛”中给出了翻译技巧说明,比如上例中明确告诉读者要用“这一观点……”来对应翻译which这个关系词。然后在“精品译文”中给出译文,这些译文都是经过认真组织、仔细推敲的,具有权威性,堪称翻译佳作。在此,我建议读者先自己动笔试译各个例句,然后与所给译文进行比较,找出自身的不足,这样必定能学会更多的翻译技巧,从而为考研“英译汉”部分奠定更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真正让考生能够“所学即所用”、“所用即所得”,让考生解题如探囊取物,轻松驾驭。因此,这本语法书绝不是对语法规则的简单罗列,而是一本真正帮你克“研”制胜的实用手册。在收集历年真题的过程中,我花费了大量时间研读、分析和总结各类题型、各种难句结构。由于做事追求完美,因而这本原计划两个月脱稿的书,最终共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我坚信,书是读者和作者进行沟通的桥梁,希望可以通过这本书,与奋战在考研征程中的广大考生进行一次高质量的沟通。如果考生在看完本书后,也能像曾经有位读者对我说的那样,认为“书里竟然没有一句废话,每句话都很实惠”,我将深感欣慰!由于编写时间紧迫,书中一定存在不少疏漏或错误,我真诚地希望广大考生能够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与我就考研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我的微博地址是:www.weibo.com/zhangmansheng。我也会把大家的问题发布到我的微博上,与广大读者分享。最后,祝愿各位考生梦想成真。 张满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