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

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

二十国集团();创新竞争力;技术创新;创新型人才;研究报告;世界;2015~2016
  • 字数: 60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李建平 等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961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7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13~2014年中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就各国科技创新中的热点问题展开专题分析。通过对不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着力为各国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作者简介
李建平,男,1946年11月出生于福建莆田,浙江温州人。从1984年起,历任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副主任、主任,经济法律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现任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带头人,福建省特色重点建设学科与省级重点建 设学科理论经济学学科负责人。同时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资本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学方法论、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撰写、主编学术著作、教材60多部。其专著《〈资本论〉靠前卷辩证法探索》获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颁发的第七届“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福建省很好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杰出人民教师。
目录
Ⅰ总报告
Y.1国家创新竞争力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
1国家创新竞争力总体评价
2国家创新竞争力区域分析
3国家创新竞争力专题分析
4国家创新基础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5国家创新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6国家创新投入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7国家创新产出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8国家创新持续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9国家创新竞争力的主要特征与变化趋势
10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基本路径与发展对策
Ⅱ分报告
Y.2第1章阿根廷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3第2章澳大利亚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4第3章巴西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5第4章加拿大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6第5章中国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7第6章法国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8第7章德国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9第8章印度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10第9章印度尼西亚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11第10章意大利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12第11章日本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13第12章韩国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14第13章墨西哥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15第14章俄罗斯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16第15章沙特阿拉伯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17第16章南非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18第17章土耳其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19第18章英国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Y.20第19章美国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Ⅲ专题报告
Y.21第1章产业技术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Y.22第2章企业创新能力比较与战略对策研究
Y.23第3章科技创新政策走向及其借鉴价值
Y.24第4章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Y.25第5章创新型人才发展比较及中国的人才战略
Y.26第6章以理念创新引领全球创新发展研究
Ⅳ附录
Y.27附录一二十国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其说明
Y.28附录二2013~2014年国家创新竞争力各级指标的评价得分和排名情况
Y.29参考文献
Y.30后记
摘要
前    言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的格局。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当今世界,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放眼今日之世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发达国家正利用技术优势力图维持科技革命的先行地位;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也在加紧抢抓机遇,争取把握在全球创新中的主动权。创新的竞争不再是少数国家参与的活动,几乎囊括了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创新的竞争也不仅仅限于少数行业和部门,而是广泛渗透到多个行业和领域,是一个国家整体参与的活动。因此,创新已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它早已上升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创新竞争力研究就是因应这种形势的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它与创新问题研究是一脉相承的,创新问题百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开展国家创新竞争力研究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当然,国家创新竞争力研究是将创新与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突破单一创新问题研究的局限,从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人文地理学、运筹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维度对国家创新竞争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突出对国家创新能力问题的深度探索,催生崭新的经济模式、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可以说,开展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研究既是对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又符合当前国际国内科技创新的变革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家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 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科技界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毋庸置疑,当前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纷纷出台新的创新战略,力图依靠科技的力量实现经济复苏。 综合上述国际国内科技竞争的新趋势和新要求,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科技部科技交流中心等单位经过联合攻关,具体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负责编写《二十国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2016)》黄皮书,这也是该课题组又一部最新研究成果。2010年12月,该课题组推出第一部黄皮书《二十国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0)》,引起了各国政府、学术界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2011年该书荣获第三届“中国优秀皮书奖·报告奖”一等奖。2013年9月,第二部黄皮书《二十国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1~2013)》面世,并在第八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召开前夕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引起了国内外学术同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2014年11月,第三部黄皮书《二十国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面世,并在第九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召开前夕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最新出版的《二十国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2016)》是第四部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本书以国家创新竞争力作为研究主题,选取作为研究对象,以竞争的独特视角诠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所包含的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持续等深刻内涵,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国家战略层面深化至具体细致的评价,同时又赋予国家创新能力以新理念和新意境。幸运的是,这项研究工作始终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中国科技部科技交流中心正局级副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赵新力先生对本研究给予了鼎力支持与热心指导。 我们在这项课题研究过程中,紧密跟踪经济学、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深入分析 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变化特征、内在动因及未来趋势,并根据本课题组所构建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对2013~2014年中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内部各国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为世界各国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对策。全书共四大部分,基本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总报告,即国家创新竞争力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报告。总报告是对2013~2014年中19个国家的国家创新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根据课题组所构建的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国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变化态势进行评价分析,分析各国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发展状况以及区域分布情况,明示各国国家创新竞争力的优劣势和相对地位,阐释评价期内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变化特征及发展启示,提出增强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战略原则、战略取向和战略对策,为各国加快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分析依据。 第二部分:分报告,即分国别对国家创新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对2013~2014年包括中国、美国等在内的中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分报告中各国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各国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各国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 第三部分:专题报告,即选取与科技创新有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部分选取了创新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状况比较分析与战略对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分析及其战略启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创新型人才发展比较分析、以理念创新引领全球创新发展等六个专题,详细阐述了各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潜力,为进一步了解二十国集团创新竞争力提供有益补充。 第四部分:附录部分,即介绍本书所构建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并列出了2013~2014年国家创新竞争力的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为读者进行定量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本书是在借鉴国内外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吸收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分析方法,力图在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践评价上尝试做一些创新和突破。当然,这是一项跨越多个学科的研究课题,受到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和占有资料有限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在一些方面的认识和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和全面,还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未及研究。有鉴于此,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并加强对各国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具体对策研究,做出我们新的探索与思考。我们愿与关注这些问题的各国政府机构、世界各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和研究者一道,继续深化对国家创新竞争力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使国家创新竞争力的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希冀能为中国及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借鉴。 作  者 2016年6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