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后工业经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运行特征

后工业经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运行特征

  • 字数: 16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英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7-05-01
  • 商品条码: 9787310023561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本书原本是我的博士论文,由于工作忙,搁置了好几年才修改而成。开始研究这个课题时,人们对“后工业经济”还有很多争议的看法,但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后工业经济的形成已经是不争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在研究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发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际上已经普遍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新时代里我们通常理解的一些经济规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个经济发展阶段与美国社会学家凡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的预测非常吻合。探讨并解释现阶段发达国家经济规律是我们的工作。
内容简介
“后工业经济”这个概念表明,产业结构的重大变迁是这个新的历史时代的最经济特征,它涉及到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变化,特别对经济增长速度和方式具有深刻的影响。本书力图揭示和说明:(1)后工业经济形成的深厚原因,探讨它的运行规律及其特征;(2)产业结构费结构向有利于第三产业扩展的发展方向。     本书讨论的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第二次重大变迁,所以主要渗及20世纪60年代末70年初代以来的实证资料。虽然“后工业经济”形成只有30年左右的时间,与工业经济时期相比能够使用的资料相对较少。但是在这个新时期里,由于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比以往更加密切,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更高,产业结构的变迁也更为普通与迅速,现有的统计资料足以证明这次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和趋势。     本项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分析,重点是第二次产业结构的变迁;第二,后工业经济时期产业结构的经验考察和理论分析;第三,研究后工业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对经济运行和增长的影响。
目录
导言   一、“后工业经济”概念的提出   二、“后工业经济”: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三、结构与经济   四、“后工业经济”与资本运动   五、本书研究内容的安排 第一章  后工业经济的形成:产业结构的变迁   一、产业结构的界定与划分   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     1.工业经济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动     2.后工业经济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动     3.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长期变动的轨迹 第二章  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因素   一、经济中的产业结构     1.部门之间的物质联系     2.部门之间的价值联系   二、产业结构变迁的基本原因:经济学家的解释     1.社会分工决定论     2.生产力决定论     3.收入水平决定论     4.国际贸易理论     5.多因素的解释     6.马克思关于产业结构变迁的看法     7.其他因素的考虑 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   一、供求规律与部门的相对比重     1.部门规模扩张的供给条件     2.部门规模扩张的需求条件     3.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部门扩张的规模   二、资本的运动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1.资本积累与部门的比重     2.资本流动与产业结构     3.垄断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四章  后工业经济的形成:经验考察   一、后工业经济时期的农业     1.农业生产的增长     2.农业的生产率     3.农产品的供给能力     4.农产品出口能力     5.农业的赢利能力   二、后工业经济时期的工业     1.工业生产     2.工业生产率的变化     3.20世纪70年代以来制造业在发达国家经济中的地位的下降     …… 第五章  后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特征 第六章  后工业经济的运行方式 第七章  后工业经济时期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