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情绪劳动研究

情绪劳动研究

  • 字数: 18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李红菊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4-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00872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情绪劳动研究:以中学教师为例》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人员首先通过深度访谈和质性分析,建构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中学教师情绪劳动概念。然后从中学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劳动表现出发编制问卷项目,通过初测和第二次施测,发展出适合中学教师行为特点的情绪劳动问卷。最后,利用自编的情绪劳动工具考察中学教师情绪劳动与预测因素及情绪枯竭之间的关系,探讨情绪劳动的性质,以期得到更深层次、更富有启示的研究结果。
作者简介
李红菊,女,1978年生,浙江湖州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学士、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与教育评价,目前研究方向是艺术心理与教育。在《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音乐教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教材五部,主持及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五项。
目录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情绪劳动
1.1从职业枯竭说起
1.2Hochschild的开创性研究
1.3概念发展及其测量
1.4从情绪调节理论来看情绪劳动
1.5本研究对情绪劳动操作性定义的出发点
2预测因素和结果变量
2.1预测因素
2.2与职业枯竭的关系
2.3小结
3已有理论
3.1自我调整的控制理论
3.2行动理论
3.3资源保存理论
3.4小结
第二部分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1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1.1情绪劳动的概念建构
1.2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测量
1.3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1.4情绪劳动与职业枯竭的关系
2研究意义
2.1理论意义
2.2实践意义
3总体研究思路
4总体研究假设
5总体研究设计和流程
第三部分具体研究
研究一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建构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理论抽样
2.2研究者的主观背景
2.3访谈提纲
2.4访谈过程
2.5资料分析
3结果分析
3.1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
312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4讨论
4.1关于访谈资料质性分析
4.2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建构
4.3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5小结
研究二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结构及性质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
2.2研究工具
2.3研究程序
2.4数据处理与分析
3结果分析
3.1情绪劳动初测问卷的项目分析
3.2情绪劳动初测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3.3情绪劳动问卷的结构和测量指标分析
3.4职业自我认同问卷修订
3.5情绪劳动和职业枯竭的相关分析
4讨论
4.1情绪劳动的概念结构
4.2情绪劳动的性质
5小结
研究三情绪劳动与预测变量及职业枯竭的关系
1研究目的
2研究假设
3研究方法
3.1被试
3.2研究工具
3.3数据录入和分析
4结果分析
4.1各变量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
4.2预测变量对情绪劳动的影响
4.3情绪劳动对职业枯竭的影响
4.4情绪劳动的中介效应检验
4.5工作满意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5讨论
5.1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5.2情绪劳动与职业枯竭的关系
5.3工作满意感的中介作用
6小结
第四部分综合讨论
1研究结论
2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
3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测量
4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5关于研究方法
6研究启示
7研究创新
8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编码索引(样例)
附录3编码手册(样例)
附录4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初测问卷
附录5中学教师情绪劳动量表第二次施测问卷项目
附录6研究三量表——中学教师工作情况问卷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