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语言学与社会文化研究

语言学与社会文化研究

  • 字数: 391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馥芳 著 王定华,杨丹 编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344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四章:第一章认知语言学前言问题研究;第二章语言学及相关研究;第三章词典学;第四章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学问题。围绕这四章内容,作者提出了以下独创性理论观点:(1)认知语言学所提供的各种概念化理论工具是磨砺人类概念系统的“利器”。(2)言说创新的关键在于概念系统意义组织模式的更新或者创新。(3)“意义词典”和“意义用法词典”是两个不同概念。(4)听觉互动对社会文化情感结构的构建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5)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参与构建概念系统的理论。(6)共享经济挑战文化建构“强区分”模式,对于“弱区分”的模式构建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潜在的社会有益性。
目录
自序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掀起“体验革命”
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意义研究
认知语言学在争议中发展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神经理论新趋势
认知语言学方法论反思性批评
认知语义学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认知语义学改变传统语言研究图景
认知语义学对词典经典意义观的挑战
主观化理论:关于理论根源、地位和挑战的思考
“框架”重构实现言说创新
概念隐喻理论存在认知局限
语言学及相关研究
共享教育学:教育科学发展新趋势
共享教育学建构未来教育
“新主体性”文学的理论根源在于哲学
基于跨学科研究的生态语言学
生态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互借鉴
语法隐喻理论可能“消解”论
“语法化”理论和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
优选理论的解释力
英语专业八级作文评析
听觉互动之于文化的建构性——基于“图像至上主义”潜在的文化破坏性
《汉文经纬》:世界第一部系统的古汉语语法
话语构建的社会认知语言学研究
词典学
字母词会威胁汉语纯洁?
词典编纂中的“主体因素”
词典编纂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意义词典的认知编排及其编纂实践范例
语料库词典学的兴起与发展
语料库词典的局限性
词典编纂如何对待语流中的一次性用词用法
新技术新认知
数据需要“大认知”
从大数据危机到全数据革命
警惕技术权力这把“双刃剑”
新技术发展:人类“异化”症候乍现?
“黑天鹅”事件与“数字化强迫症”有关?
大数据新发展:面向机器人的大规模知识引擎诞生
阅读和思考
阅读认知模式的迭代更新
阅读和思考:直面“读书无用论”
“阅读缺失处,无物存在”
阅读:把成长时代还给我们
索绪尔:参与构建我们概念系统的人
人类的第四个“我”
警惕别成为“语言奴隶”
用“孤寂”对抗时代喧嚣
共享经济让我们变成行走的工作机器?
“人性善恶”问题是个认知问题
独一的玫瑰成就独一的你
时间之思:时间去哪儿了?
社会与文化
高考作文能解决什么?
共享经济挑战文化建构“强区分”模式
在世界语境下理解中国
构建中国文化“原乡”
“晒一秀”文化之殇
警惕“伪文化实践”当道
“标题党”:情感消费文化之殇
“寄生性存在”文化大行其道
“绘文字”盛行或将付出社会文化代价
洞悉网络直播根植的社会文化土壤
新媒体促使社会现代性转型?
社会在“吐槽”中嬗变前行
《中国诗词大会》:一场“文化焰火秀”
回望2018“年度词”:2019会好吗?
气候灾难成为“绕在人类颈上的信天翁”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