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

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作者: 沈月琴 著 著作
  • 出版日期: 2008-12-13
  • 商品条码: 9787503841828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国家的重点生态工程,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也事关我国林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及可持续水平。
    本书以天保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对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社会进行典型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天然林保护对当地的影响,尤其是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受益受损情况、利益取向等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在天保地区这一特定区域中,森林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借鉴靠前外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提出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式,以及保障模式实施的机制和措施,以促进我国天然林保护事业的发展和天保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沈月琴,女,1964年9月生。浙江省湖州人。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86年毕业于浙江林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兼任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理事,浙江省林学会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靠前示范林网络临安项目秘书处副主任,浙江林学院林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等学术职务。先后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等科研课题10余项;分别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浙江省林业厅“科技兴林”一、二、三等奖各1项,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很好论文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2部,在靠前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研究过程和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2.1 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2 协调发展的实践
3 天保工程实施对当地的影响分析:基于典型案例的剖析
  3.1 典型案例剖析的方法和内容
  3.2 天保工程实施对当地的总体影响分析
  3.3 天保工程实施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3.4 天保工程实施的冲突分析
4 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分析
  4.1 天保地区的类型特征及其sw0T分析
  4.2 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分析
  4.3 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分析
  4.4 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借鉴:浙江f临安
5 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的构建
  5.1 影响区域发展模式选择诸因素的一般分析
  5.2 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的构建
6 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的机制构建
  6.1 协调发展模式机制构建的原则和框架
  6.2 协调发展模式机制的内容
7 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
  7.1 政策保障
  7.2 体制保障
  7.3 资金保障
  7.4 科技保障
8 案例分析
  8.1 选点依据
  8.2 宝兴县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8.3 天保工程实施后对宝兴县的影响分析
  8.4 宝兴县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
  8.5 宝兴县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的机制
  8.6 宝兴县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
  8.7 小结
9 结论与说明
  9.1 研究结论
  9.2 说明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