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多元利益诉求时代的包容共享与社会公正

多元利益诉求时代的包容共享与社会公正

  • 字数: 51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无 著
  • 出版日期: 2014-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01973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9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多元利益诉求时代的包容共享与社会公正: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山经验》由郑杭生、殷昭举主编。
20世纪90年代,中山已在勾画一幅未来的蓝图:努力构建一个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这个社会不仅应该拥有“前所未有的富裕”,而且应该成为和谐、有序、安宁的生活共同体。这一图景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品质内涵和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想,它试图让每一个中山人都拥有包容共享、公平正义、祥和安宁的共同生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发展,中山市进一步认识到,新形势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真正做到效率与公平兼顾,单纯追求效率的做法是不可能持久的,必须使社会资源得到公平合理的优化配置。中山继续发扬了敢为天下先的城市精神,恪守科学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全力破除社会各群体之间的身份壁垒和地域壁垒,推动改革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文化心理需求的共融共通,在当代中国面对多元利益诉求的现实下,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包容共享与公平正义。中山的努力表达了一种对高品质社会生活的全方位诉求,这也是“全域中山”的理念。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创新过程中,这是值得珍视的“中山经验”。
作者简介
郑杭生,1936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等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及国家级教材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约300篇。着重研究理论社会学及其应用,迄今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有: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等。1991年10月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证书。2009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50名之一。
目录
序一 社会治理从“理想类型”到本土特质到“中山经验”
序二 中山市推动社会和谐善治的“一二三四五”
第一章 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转型中的中山探索――多元利益诉求统筹兼顾的实践先行者
一、作为实践先行者的中山
二、治理转型过程中的当代中国
三、社会资源配置体制机制的转变与治理转型
第二章 行走在时代前沿――橄榄型社会“全域中山”的治理转型
一、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创新源头
二、“全域中山”:实践探索中的治理转型
三、“全域中山”:城乡社会变迁过程的治理转型
四、“全域中山”:治理转型的一种地方政府实践
第三章 从外来工到新中山人――流动人口管理与户籍制度改革的“中山经验”
一、来到这里就是一家人:“新中山人”概念的提出
二、流动人口的权利和福利实现机制:积分制管理模式
三、流动人口的积分制管理:成效与问题
四、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中山经验”的完善与推广――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山经验”
第四章 地方市场繁荣中的适应型政府――中山市个案分析
一、引言
二、转型经济中的地方政府:经验刻画与模型分析
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扶持之手
四、打造良好市场文化的扶持之手
五、结语
第五章 从“维稳”到“创稳”――多元协作的智慧型社会治理
一、从“维稳”到“创稳”:中山社会治理的新形势与新思路
二、从“一元管理”到“系统治理”:中山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三、从“行政维控”到“依法治理”和“综合治理”:中山社会治理手段创新
四、从“刚性维稳”到“源头治理”:中山社会治理方式创新
五、小结
第六章 党委领导与群众路线的统一―党建创新的中山探索
一、社会实践结构巨变下的党建新挑战
二、中山党建的理念探索
三、党委领导与群众路线相统一的实践探索
四、中山基层党建创新的实例采撷
五、小结
第七章 城乡一体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
一、城乡关系变迁与社会建设和治理
二、城乡一体的社会建设和治理
三、中山经验的反思与展望
第八章 以善导航:善举之乡、博爱名城的人文中山
一、二维视野下的现代慈善事业发展
二、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中山经验与特色分析
三、转型升级之路:中山慈善事业发展的启示与愿景
第九章 中山就业政策的创新与实践――充分就业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型城市
一、我国就业政策的内涵、外延及发展历程
二、积极就业政策与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比较
三、积极就业政策与“中山经验”
四、中山积极就业政策的特点及具体做法
五、小结
第十章 促进社会融合的基层社区体制创新
一、社区体制创新的逻辑――从价值观到方法论的变革
二、从概念到现实的转化之基――全域中山,城乡一体的结构调整
三、社区融合的重要保障――社区组织要素的创新
四、社区融合的动力要求――社区文化要素的塑造
五、社区融合的主体提升――社区人口要素的关注
六、社区融合的绩效考量
第十一章 多元治理结构中的中山市社会组织
一、社会转型:从利益多元化到社会治理结构多元化
二、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的中山社会组织
三、中山创新实践:积极培育和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四、现实困境:社会实践结构巨变中的中山社会组织
五、未来展望:“共建共享、多元共治”的美丽中山
第十二章 中山市社会治理创新实地案例采撷
一、破解城乡城市双重二元结构的社会治理创新
二、社会矛盾协调向源头治理的理念与机制创新
三、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创新
四、基层社区建设的实践创新
五、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六、历史名城的文化建设创新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