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 字数: 9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著;周国平 译
  • 出版日期: 201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47497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2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在《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中批判了当时德国大学和文科中学教育中存在的两种倾向。一种是扩大教育外延的倾向,大学和文科中学大规模扩招,模糊了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界限,使教育沦为谋生的手段。另一种是缩小教育内涵的倾向,削弱人文教育,教育沦为学术分工的工厂和国家利益的工具。在尼采看来,真正的大学和文科中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哲学悟性、艺术直觉和古典人文修养,为天才的诞生和文化的创造培育适宜的土壤。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古典语言学家、诗人。1864年入波恩大学师从里奇尔学习神学和古典语言学,次年放弃神学,转入莱比锡大学,开始接触叔本华的著作。五年后,在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古典语言学和古代哲学,认识了包括瓦格纳在内的一些重要朋友。1872年,《音乐精神中悲剧的诞生》问世。1878年,由于健康原因从巴塞尔大学退休,直到精神失常,十年间完成了其大部分的著作。他的代表作还有:《偶像的黄昏》、《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之彼岸》、《反基督》、《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不合时宜的思考》、《权力意志》等。
周国平,当代有名作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博士。著有《各自的朝圣路》、《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译有《悲剧的诞生》、《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等。
目录
译者导言:教育何为?
一、关于《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二、教育中的两种错误倾向
三、两种倾向在新闻界合流
四、天才是教育的目标
五、真正的教育之内涵
六、教育的可悲现状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导言
前言
第一讲 现代教育的两种倾向
第二讲 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
第三讲 教育的使命是使天才得到养育和支持
第四讲 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的对立
第五讲 衡量大学教育的三个尺度
重要语词译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