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李宗吾心理与力学智慧全书

李宗吾心理与力学智慧全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作者: 李宗吾 原著,金志文 译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9-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1234561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著名文学大师,林语堂、柏杨、南怀瑾,李敖,张默生等,都曾为本书作序并联袂推荐。自《厚黑学》问世以来,据不完全统计,销售突破1000万册。
内容简介
李宗吾《厚黑学》中最著名的是《心理与力学》,也是中国研究心理学的第一人。内容涉及诸多研究领域,在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过轰动效应和重大影响。他把儒家、佛家、道家的理论都作为自己厚黑学的注脚,以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研究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提出“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的观点,深入研究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是极具洞见力的“处世绝学”。 本书将其中为人处世的技巧与法则提炼出来,并以古今中外大量资料为佐证,从为人、处事、修身、养性、从政、经商、聚财等各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展示了宗吾先生的为人处世艺术。只要读者能够理解、遵循这些法则和秘诀,以变应变。不拘定法,见招拆招,必能事半功倍,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成果,从而在整个人生中走得更加稳健,获得更多的幸福。
目录
导读:名家眼中的李宗吾与厚黑学  1.回忆李宗吾/南怀瑾  2.评李宗吾《厚黑学》/林语堂  3.谈《厚黑学》/柏杨  4.孤傲寂寥李宗吾/寒爝  5.战天主教/张默生第一篇  自我: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1.心理与力学:凡人天性,以我为本  2.心理与力学:智之所贵,存我为贵  3.心理与力学:一切变化,皆为人我  4.心理与力学:针对自我,溜须找须  5.心理与力学:由浅入深,避免被动  6.心理与力学:喑击要穴,逼上梁山  7.心理与力学:紧盯利益,谁好跟谁  8.心理与力学:针对弱点,顺势演义第二篇  心性:明心见性好成佛  1.心理与力学:畏死之性,怵惕之心  2.心理与力学:巩固自心,吸引万力  3.心理与力学:离心向心,自行结合  4.心理与力学:人心无足,蛇吞巨象  5.心理与力学:心变力随,巧中取利  6.心理与力学:善恶利先,浑然圆形  7.心理与力学:以我之矛,攻我之盾  8.心理与力学: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第三篇  合力:众人齐心泰山移  1.心理与力学:心念连接,万方归宗  2.心理与力学:团队精神,共敌外力  3.心理与力学:众人之力,当为我用  4.心理与力学:利害相同,自然联合  5.心理与力学:合力生存,落单失利  6.心理与力学:善于造势,逼人就范  7.心理与力学:消除抱怨,避免误解  8.心理与力学:挡我者死,避我者生第四篇  离力:离德离心成仇敌  1.心理与力学:力线冲突,父子相争  2.心理与力学:力线相反,友成仇敌  3.心理与力学:君不灭臣,臣就灭君  4.心理与力学:金钱相趋,货不卖主  5.心理与力学:上善若水,克敌利己  6.心理与力学:左右飘摇,一心为己  7.心理与力学:妨害己利,乘虚打击  8.心理与力学:避重就轻,含糊其词第五篇  对抗:狭路相逢勇者胜  1.心理与力学:顺危逆豪,永不言败  2.心理与力学:智识广远,竞争减小  3.心理与力学:当勇则勇,适者生存  4.心理与力学:逐利者败,逐义者胜  5.心理与力学:绵里藏针,轻刺要害  6.心理与力学:请君入瓮,水到渠成  7.心理与力学:虚情实意,巧脱诬陷  8.心理与力学: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第六篇  变化:僵者死,变者生  1.心理与力学:时势逼人,人为英雄  2.心理与力学:相争者变,相让者常  3.心理与力学:人好面善,花好香远  4.心理与力学:摸清底牌,消除对抗  5.心理与力学:紧要关头,趁热打铁  6.心理与力学:兜个圈子,再奔主题  7.心理与力学:小遵大违,小信大诡  8.心理与力学:笑语寓讽,以变应变第七篇  顺应:顺天承运大事成  1.心理与力学:人我连接,相辅相成  2.心理与力学:力线冲突,不死即伤  3.心理与力学:让人一尺,己得一丈  4.心理与力学:正负二力,互为消长  5.心理与力学:对症下药,激起共鸣  6.心理与力学:利益刺激,勾起欲望  7.心理与力学:敌变我变,顺势而变  8.心理与力学:急功近利,欲速不达第八篇  理智:智者乐水水长流  1.心理与力学:真理罩面,愈激愈奇  2.心理与力学:利人无损,利己损人  3.心理与力学:不平则争,争之则胜  4.心理与力学:智从脑出,降龙伏虎  5.心理与力学:救灾恤邻,长久之道  6.心理与力学:迂回委婉,步步深入  7.心理与力学:点到为止,出语必中  8.心理与力学:敢于拒绝,善于说不第九篇  爱憎:爱憎分明是丈夫  1.心理与力学:对人相让,我能生存  2.心理与力学:志趣不同,爱憎即异  3.心理与力学:好者能近,恶者即远  4.心理与力学:藏恶露善,大智若愚  5.心理与力学:满足虚荣,留足面子  6.心理与力学:得寸进尺,如影随形  7.心理与力学:强人所难,自种祸根  8.心理与力学:花言巧语,落入下乘附录:厚黑心理与力学原理之精髓  1.性灵与磁电  2.孟苟言性争点  3.宋儒言性误点  4.告子言性正确  5.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  6.人事变化之轨道  7.世界进化之轨道  8.我国古哲学说含有力学原理  9.经济、政治、外交三者应采用合力主义
摘要
第一篇  自我: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1.心理与力学:凡人天性,以我为本     盖人之天性,以我为本位。 从本质上来说,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本位。在这里得到好处,还会在这里面吃亏。 人的这一本性,在权力面前总是暴露无遗。    “权”是什么?在封建专制社会,权是财富,是尊严,是欲望的满足,是为所欲为,是一切。权者,把柄也。有了把柄,方便操纵,但要想让被操纵者顺从,就要为其他人的利益着想,尽量克制一己之私欲。虽然依然脱不了“以我为本”,但此时的“我”却是天下,所以,宗吾先生又云:“得民心者,其权自生;失民心者,有权不保!” 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一个善于夺“权”又擅长保“权”的人物。 赵匡胤生于公元927年(唐天成二年),祖籍涿郡,其父赵弘殷,是后周的一员高级将领。虽然如此,赵匡胤也只能读上几年的书,无力继续深造。他在二十一岁时娶妻,但因见跟着父亲仕途无望,就决心独闯天下。 在游历之中,赵匡胤见到几个文人在对着初升的旭日咏诗。见他们穷酸做作的样子,赵匡胤不禁失笑,继而豪兴大发,脱口胡诌道: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这个“顺口溜”全都是以“我”为中心,我就是“天下”,万物都由我所用,犹如龙吟虎啸,有帝王气象。 当时,正是群雄逐鹿之时。近三百年的大唐帝国,一经破败,便有支离破碎之感,不仅南北方不得统一,就是南北方各自的朝代更迭亦如走马灯般地转换。唐以后的北方,经历了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十国。    到赵匡胤投奔郭威之时,也正是郭威拥兵自立,准备取后汉而代之之日。在拥立郭威的过程中,作为禁军中的一员,赵匡胤表现十分突出。郭威在将领们的拥立之下当了后周太祖,赵匡胤也被提拔为东西班行首,当了一个中级禁军军官,总算有了安身立命之地。其实,这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通过这次事变使他知道了禁军的重要性,知道了禁军发动政变可以拥立皇帝。在军阀战争中,赵匡胤总算有了用武之地,他作战十分勇敢,可以说身先士卒,能冲锋陷阵,智谋迭现,为后周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他对大将柴荣表现得非常忠诚,逐渐取得了柴荣的信任。不久,郭威病死,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周世宗一当皇帝,即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这个职位是禁军的最高首领,和郭威当年在后汉所处的位置是完全一样的。不久,周世宗又病死,七岁幼子柴宗训继位,孤儿寡母秉政,其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而这时正是赵匡胤窃取帝位的千载良机。 赵匡胤在周世宗病死前就精心组织了这支禁军队伍,他受周世宗的委托,在军中选择最为精壮的军士编成“殿前诸班”,由于他亲自组织建立起了这支军队,再加上他尽心结纳军士和军官,因此,这支军队中布满了他的亲信,他也就牢牢地掌握了这支精锐之师。周世宗死后,后周王朝中就没有一个人能同他争锋了。 公元959年后周恭帝六年十一月,赵匡胤以镇州、定州的名义谎报军情,说割据山西的北汉汇合契丹人向后周发动进攻。宰相范质、王溥等昏庸无能,不辨真假,立命赵匡胤率大军出征阻挡。该月初三,赵匡胤率军出发,当晚到达离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事件由此发生。 当天晚上,赵匡胤的亲信赵普和弟弟赵匡义在军队中散布舆论说:当今皇上年幼,不明世态人情,即便将士们拚死征战,回来也难以领功受赏。如果能拥立赵匡胤为皇帝,再去打仗,情况就不一样了,立功的将士一定会有高官厚禄。军队中本来就有很多赵匡胤的亲信,这么一煽动,绝大部分人都同意了。于是,赵普和赵匡义严令将领,严格管束军士,兵变后不得抢掠烧杀,要绝对保证“兴王易姓”的顺利进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