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李邕法华寺碑//中国碑帖经典

李邕法华寺碑//中国碑帖经典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10-01
  • 商品条码: 97878063586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
  • 出版年份: 2001
定价:¥1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唐代楷书诸家,拥有个性,很富有特色的当首推李邕了。唐诸家楷书体势端在平正,匀称协调,几乎是纯一色的端楷,而独李邕以行楷入碑,体势教侧,结构奇险,而能独步书坛,并对后世书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李邕,生于唐仪凤三年(六七八),卒于唐天宝六年(七四七),终年七十岁,字泰和,扬州江都人,因官至北海太守,故世称“李北海”。其父李善以博学著称,曾为《文选》作注。邕幼承家学,擅长文章,深得当时有名才子李峤的赞赏。邕一生沉浮宦海,并不得志,初为左拾遗,因其性格耿直,敢于直谏,至玄宗开元三年,开户部即中,不久即贬为括州司马。后又擢升陈州刺史,被人诬告,判为死罪,幸得孔璋相救得以存活,又贬为钦州遵化县尉,后因从杨思  作战有功,天宝初为汲郡北海太守,五年后遭宰相李林甫忌恨,被杖死狱中。尽管他在仕途上并不得志,但其文章书法却誉满天下。马宗霍《书林记事》谓其“尤长碑颁,中朝衣冠及天下令观,多*金帛求其文字。”故其流传碑刻亦较多。
    李邕学书,初从二王入手,正因为他善于取舍,故其书能得二王似奇反正、若断还连的体势,而在结字上独抒新意,从而形成了他以欹侧取势、笔力雄健、险峭疏朗的独特风格。《宣和书谱》谓:“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学右军行法,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这种学古而不泥古的精神体现出李邕强烈的艺术个性。李邕传世碑刻有名的有《叶有道碑》、《云麾李思训碑》、《云麾李秀碑》、《麓山寺碑》等。其行楷横势微向右上倾斜,纵势微向左侧教侧,从而形成一个左伸右缩,似奇反正的姿态,且其笔力遭劲,一点一画皆如抛砖落地,使人不敢以虚*之意拟之,米奇曾誉其书法“精彩动人,墨渴笔劲,想见运笔神助。”他的书法对后人影响甚巨,苏轼、米诺、赵孟  、董其昌、吴昌硕等大家无不吸取其笔意和体势而自成一家。李邕曾谓:“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如初学者徒从形似上亦步亦趋,而不知其劲渴的笔力和于奇峭中复归于平正的体势,有意作低员欹侧之态,笔力糜弱无骨,则无有不滑入佻巧一路,是很难得到其气格风神的,这一点初学者务必注意。
    《法华寺碑》又名《泰望山法华寺碑》,是碑久佚,为李邕于唐开元哲三年五十七岁时所书,世传只一剪裱孤本。何子贞得之于吴门韩履卿家,每页四行,每行六字,计二十三开,东海伏灵芝刻石,今刊影出版,为广大书法爱好者研究或学习李北海书法提供一件新的资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