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性心理学——中国本土文化源流中的心理学

心性心理学——中国本土文化源流中的心理学

  • 字数: 4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 作者: 葛鲁嘉 著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5536908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中国本土文化源流中的心理学。心理学本土化是世界性的潮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心理学追求的重大目标。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演进阶段和发展道路经历了从全盘引进和照搬国外的心理学,到从自己的本土文化中寻找和挖掘心理学的资源,再到启动和引发中国心理学的原始性创新。中国本土心理学最为重要和最为必要的是寻求和立足本土的根基。这是中国心理学的文化的根基、历史的根基、思想的根基、理论的根基、学术的根基、研究的根基、创新的根基。
作者简介
葛鲁嘉,1956年生,哲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本土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等领域具有独特的学术建树,形成了重要的学术影响。主持教育部、吉林省、吉林大学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得部、省级科研奖多项。主要学术研究涉及:本土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形态研究、理论心理学研究、心理学新探的研究,以及心理学分支研究。在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中,激发了原始的学术创新,领了全新的研究走向,确立了重要的学术地位。
目录
第一章 心性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 本土心理学的探索
第二节 中国本土的心理学
第三节 体证与体验的方法
第四节 心理学的文化基础
第五节 中国心理学的根系
第六节 心性心理学的源流
第二章 中国的本土文化
第一节 本土的文化传统
第二节 本土的文化演变
第三节 本土的文化预设
第四节 本土的思维方式
第五节 本土的心理范畴
第六节 本土的心理文化
第七节 本土的心性探索
第三章 本土心理学资源
第一节 文化历史的资源
第二节 思想理论的资源
第三节 心性论传统资源
第四节 心理学的资源化
第五节 心理学的形态化
第六节 心理科学的资源
第四章 心性论基本内涵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原则
第二节 心道一体的设定
第三节 心性论理论构造
第四节 心性论理论扩展
第五节 心性论心理内涵
第五章 儒家心性心理学
第一节 儒家心性论预设
第二节 儒家心性论解说
第三节 儒家心性论演变
第四节 儒家心理学根基
第五节 儒家心理学传统
第六章 道家心性心理学
第一节 道家心性论预设
第二节 道家心性论解说
第三节 道家心性论演变
第四节 道家心理学根基
第五节 道家心理学传统
第七章 佛家心性心理学
第一节 佛家心性论预设
第二节 佛家心性论解说
第三节 佛家心性论演变
第四节 佛家心理学根基
第五节 佛家心理学传统
第八章 心性心理学构成
第一节 心性心理学的结构
第二节 心性心理学的特点
第三节 心性心理学的重心
第四节 心性心理学的建构
第五节 心性心理学的演变
第九章 心性心理学创新
第一节 新心性心理学的目标
第二节 新心性心理学的结构
第三节 新心性心理学的内容
第四节 新心性心理学的突破
第五节 新心性心理学的演进
第六节 新心性心理学的扩展
第十章 心理学分支再造
第一节 新文化心理学
第二节 新历史心理学
第三节 新社会心理学
第四节 新民族心理学
第五节 新理论心理学
第十一章 心理学发展新探
第一节 新资源心理学
第二节 新本土心理学
第三节 新创造心理学
第四节 新积极心理学
第五节 新未来心理学
第十二章 本土心理学新论
第一节 本土系列的探索
第二节 心性系列的探索
第三节 形态系列的探索
第四节 理论系列的探索
第五节 新探系列的探索
第六节 分支系列的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