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专项突破教材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专项突破教材

  • 字数: 39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作者: 管理类专业硕士联考命题研究中心 编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4-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00766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专项突破教材:逻辑轻松通关》是由中公考研师资根据多年来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问法详解”,针对考试中出现的提问方式,逐一深度破解,让考生把握出题人的考查意图,在考试中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部分“概念与判断”和第三部分“推理与论证”,系统总结了常考的各种推理和论证模型,便于考生明白题干的论证核心是什么,论证漏洞在哪里、推理突破口如何寻找。
第四部分为考生准备了近七年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逻辑真题和精心编订的两套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模拟试题,讲练结合,具有较强的实战性。
目录
第一章必然性推理问法分析(2)
第一节确定为真型(2)
一、直白型(2)
二、推出型(3)
三、符合型(4)
第二节确定为假型(6)
第三节不确定型(8)
一、不确定为真型(8)
二、不确定为假型(9)
三、未知真假型(10)
四、补充前提型(11)
第二章可能性推理问法归纳(14)
第一节削弱型(14)
第二节加强型(16)
第三节解释型(18)
第四节评价型(20)
第五节结论型(24)
第一章概念(28)
第一节概念简述(28)
一、概念与语词(28)
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8)
三、概念的种类(29)
第二节概念间的关系(30)
一、全同关系(30)
二、包含(于)关系(31)
三、交叉关系(32)
四、全异关系(32)
第二章命题(判断)(37)
第一节命题概述(37)
一、含义及形式(37)
二、命题间关系(38)
第二节命题的分类(44)
第三章直言命题及其推理(45)
第一节知识概述(45)
一、直言命题定义(45)
二、直言命题结构(45)
三、直言命题分类(46)
第二节直言命题的推理(47)
一、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47)
二、直言命题的上反对关系(51)
三、直言命题的下反对关系(52)
四、直言命题的推出关系(53)
第四章复言命题及其推理(65)
第一节联言命题及其推理(65)
一、知识概述(65)
二、联言命题的矛盾(65)
三、联言命题的推理(66)
第二节选言命题及其推理(67)
一、知识概述(67)
二、选言命题的矛盾(68)
三、选言命题的推理(69)
第三节假言命题及其推理(71)
一、知识概述(71)
二、假言命题的矛盾(72)
三、假言命题的推理(74)
第四节二难推理(79)
一、简单构成式(80)
二、简单破坏式(80)
三、复杂构成式(81)
四、复杂破坏式(81)
第五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84)
第一节知识概述(84)
一、定义(84)
二、模态词(84)
三、模态命题的分类(84)
四、模态命题的矛盾(85)
第二节模态命题的推理(86)
一、定义(86)
二、推理规则(86)
第六章朴素推理(90)
第一节知识概述(90)
第二节常用方法(90)
一、排除法(90)
二、代入法(90)
三、假设法(90)
四、找突破口法(91)
五、排序法(91)
六、图表法(91)
第七章必然性推理知识总结(93)
第一节概念(93)
一、四种概念的关系(93)
二、常见题型:容斥问题(93)
第二节命题(判断)(93)
一、命题(93)
二、命题的分类(94)
第三节直言命题及其推理(94)
一、六种简单的直言命题(94)
二、矛盾关系(94)
三、反对关系(95)
四、从属关系(95)
第四节复言命题及其推理(95)
一、联言命题及其推理(95)
二、选言命题及其推理(96)
三、假言命题及其推理(96)
四、二难推理(98)
第五节模态命题及其推理(99)
一、常见模态词(99)
二、分类(99)
三、矛盾(99)
四、推理规则(99)
第六节朴素推理(100)
一、知识概述(100)
二、常用方法(100)
第一章推理与论证概述(102)
第一节推理概述(102)
一、推理的含义(102)
二、推理的特征和作用(102)
三、推理的分类(103)
第二节推理与论证(104)
第二章题干论证方式分析(105)
第一节归纳推理(105)
一、完全归纳推理(105)
二、不完全归纳推理(106)
三、简单枚举归纳推理(106)
四、科学归纳推理(108)
第二节类比推理(110)
第三节溯因推理(111)
第四节因果联系(112)
一、求同法(113)
二、求异法(114)
三、求同求异并用法(115)
四、共变法(116)
五、剩余法(117)
第三章削弱型(119)
第四章加强型(126)
第五章解释型(130)
第六章评价型(133)
第一节评价结构类似(133)
第二节评价逻辑漏洞(135)
一、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135)
二、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135)
三、自相矛盾或两可(135)
四、模棱两可或两不可(135)
五、论据不充分(135)
六、循环论证(136)
七、诉诸权威(136)
八、诉诸无知(136)
九、诉诸大众(136)
十、非黑即白(136)
十一、平均数(137)
十二、断章取义(137)
十三、稻草人(137)
十四、以偏概全(137)
十五、虚假原因(137)
十六、强加因果(137)
十七、数据不可比(137)
十八、合成(138)
十九、分解(138)
第三节评价论证方式(141)
一、论证(141)
二、反驳(142)
第四节评价论战焦点(145)
第七章结论型(147)
第一章真题(152)
第一节2011年联考逻辑推理题(152)
第二节2012年联考逻辑推理题(163)
第三节2013年联考逻辑推理题(174)
第四节2014年联考逻辑推理题(185)
第五节2015年联考逻辑推理题(196)
第六节2016年联考逻辑推理题(207)
第七节2017年联考逻辑推理题(218)
第二章模拟题(229)
第一节模拟试卷(一)(229)
第二节模拟试卷(二)(24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