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在中职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多个杆件组成的结构体系进行力学分析。全书分为八章,内容分别为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静定结构内力、组合变形、静定结构位移、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影响线,每章后有小结、思考题和习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系统的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完成了工程结构中构件设计的基本要求,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适合五年制“3+2”中高职融通教育土建类专业的高职阶段学生使用。
作者简介
张巨虹 副教授 大学本科学历 建筑结构专业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参编图书:资料员通用与基础知识李光32万字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2-15880-52013年10月建筑结构(第二版)王家鼎56万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11-7206-32012年8月新编力学教程穆能伶42万字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22447-12008年1月建筑构造王丽红43万字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08-4108-32009年8月1995年7月毕业于新疆工学院工民建专业,1995年7月-1998年2月在新疆三建任技术员,1998年3月至今在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任专业教师。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1章 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 1
内容提要……………………………………………………………………………………… 1
学习目标……………………………………………………………………………………… 1
1.1 结构的计算简图及分类 ……………………………………………………………… 1
1.2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 5
1.3 几何组成与结构静定性的关系……………………………………………………… 15
小结 ………………………………………………………………………………………… 15
习题 ………………………………………………………………………………………… 15
第2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 ………………………………………………………………… 18
内容提要 …………………………………………………………………………………… 18
学习目标 …………………………………………………………………………………… 18
2.1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18
2.2 多跨静定梁…………………………………………………………………………… 22
2.3 静定平面刚架………………………………………………………………………… 25
2.4 静定平面桁架………………………………………………………………………… 28
2.5 三铰拱………………………………………………………………………………… 35
2.6 静定结构的基本特性………………………………………………………………… 39
小结 ………………………………………………………………………………………… 41
习题 ………………………………………………………………………………………… 41
第3章 组合变形 …………………………………………………………………………… 49
内容提要 …………………………………………………………………………………… 49
学习目标 …………………………………………………………………………………… 49
3.1 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 49
3.2 斜弯曲………………………………………………………………………………… 52
3.3 偏心压缩 (或拉伸)………………………………………………………………… 55
小结 ………………………………………………………………………………………… 60
习题 ………………………………………………………………………………………… 61
第4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 64
内容提要 …………………………………………………………………………………… 64
学习目标 …………………………………………………………………………………… 64
4.1 概述…………………………………………………………………………………… 64
4.2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65
4.3 图乘法………………………………………………………………………………… 70
4.4 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 76
4.5 线弹性体的互等定理………………………………………………………………… 77
小结 ………………………………………………………………………………………… 80
习题 ………………………………………………………………………………………… 81
第5章 力法 ………………………………………………………………………………… 84
内容提要 …………………………………………………………………………………… 84
学习目标 …………………………………………………………………………………… 84
5.1 超静定结构和超静定次数…………………………………………………………… 84
5.2 力法的基本原理……………………………………………………………………… 88
5.3 力法典型方程………………………………………………………………………… 90
5.4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92
5.5 结构对称性的利用…………………………………………………………………… 96
小结………………………………………………………………………………………… 101
思考题……………………………………………………………………………………… 102
习题………………………………………………………………………………………… 102
第6章 位移法 …………………………………………………………………………… 106
内容提要…………………………………………………………………………………… 106
学习目标…………………………………………………………………………………… 106
6.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 106
6.2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 108
6.3 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 ……………………………………………………… 109
6.4 用位移法计算无结点线位移结构 ………………………………………………… 114
6.5 用位移法计算有结点线位移刚架 ………………………………………………… 118
小结………………………………………………………………………………………… 120
习题………………………………………………………………………………………… 121
第7章 力矩分配法 ……………………………………………………………………… 123
内容提要…………………………………………………………………………………… 123
学习目标…………………………………………………………………………………… 123
7.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 123
7.2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 127
小结………………………………………………………………………………………… 131
思考题……………………………………………………………………………………… 132
习题………………………………………………………………………………………… 132
第8章 影响线 …………………………………………………………………………… 135
内容提要…………………………………………………………………………………… 135
学习目标…………………………………………………………………………………… 135
8.1 影响线的概念 ……………………………………………………………………… 135
8.2 静力法作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 …………………………………………………… 135
8.3 影响线的应用 ……………………………………………………………………… 140
8.4 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及绝对最大弯矩 …………………………………………… 142
小结………………………………………………………………………………………… 143
思考题……………………………………………………………………………………… 144
习题………………………………………………………………………………………… 144
参考文献 ……………………………………………………………………………………… 147
摘要
前 言
本书是五年制“3+2”中高职融通土建类专业的建筑力学(高职)教材,编写宗旨是使学生在较少的学时内,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基本建筑力学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在中职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多个杆件组成的结构体系进行力学分析。全书分为八章,内容分别为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静定结构内力、组合变形、静定结构位移、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影响线,每章后有小结、思考题和习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系统的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完成了工程结构中构件设计的基本要求,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遵循高职教育的教学规律,紧密结合建筑工程实际,重视建筑结构的计算简图,突出建筑结构的内力,强调基本概念,减少理论推导,重视宏观分析,降低计算难度,突出工程应用,注重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本书叙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配合紧密,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张巨虹(第1、3、4章)、王雪辉(第2章)、朱新圆(第5~8章)。新疆筑铭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周正江审阅了本书,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