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父亲齐燕铭

我的父亲齐燕铭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作者: 齐翔延//齐翔安 著
  • 出版日期: 200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1025749
  • 版次: 0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青年时代投身革命,是党内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自四十年代起,他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勤奋,忘我工作,这就是齐燕铭。 燕铭同志一生中的一“誉”一“毁”,很有些耐人寻味。一“誉”:一封信函,备加赞赏;一“毁”:两个批示,极尽指责。历史证明,那“誉”至今经受了考验,那“毁”却是根本错误的。“文革”后,燕铭同志恢复了名誉;对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化工作也有了新的评价:建国十七年的文化工作包括燕铭同志主持文化部时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两个批示背离了实际,导致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系列错误批判。 本书史料丰富,内容详实,对读者了解燕铭同志的生平、业绩、思想和人格,无疑会有所帮助。
内容简介
    齐燕铭(1907-1978),青年时代投身革命,是党内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自四十年代起,他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勤奋,忘我工作,鞠躬尽瘁,长期担任政务院、国务院副秘书长、总理办公室主任,还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政协秘书长、全国政协机关党组书记,文化部党组书记等职务,为国家政府建设、统战工作、文化工作和全国政协的筹备和召开等等,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齐燕铭同志学识深厚、才华横溢,诗文、书法、篆刻均齐名家之列。本书史料丰富,内容详实,对于了解当年历史情况颇有助益。
目录
序 一、自由温暖的家庭(1907-1919) 二、活跃的青年时代(1919-1923) 三、中国大学——走上革命之路的摇篮(1924-1930)   (一)有革命传统的大学   (二)老师、战友一吴承仕   (三)创办学术刊物 四、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1-1937)   (一)抗日救亡运动   (二)党的特别小组 五、奔赴抗日前线(1937-1940)   (一)离家走向抗日前线   (二)政训班和鲁西北抗日根据地   (三)从重庆到延安 六、革命圣地延安(1940-1946)   (一)延安岁月   (二)《逼上梁山》与《三打祝家庄》——琼剧改革的先河   (三)延安整风审干 七、国共和谈——重庆、南京、北平(1945-1949)   (一)重庆谈判   (二)南京谈判   (三)最后一次国共和谈 八、从西柏坡到中南海(1948-1949)   (一)中共中央城工部,被派往北平筹备新政协   (二)筹备和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九、新中国的政权建设(1949-1960)   (一)中央人民政府机关建设的开拓者   (二)政权建设中的统战工作     1.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统战小组     2.国务院建文史馆、参事室     3.经手处理统战工作的几个实例     4.与民主人士结下深厚友谊   (三)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奠基人   (四)在国务院期间参与的几件事     1.总理办公室的工作     2.宪法起草工作     3.人民群众信访工作     4.怀仁堂改建与政协礼堂的建设     5.国庆十大工程的建设 十、中国专家局——知识分子之家(1956-1958)   (一)制定知识分子政策的依据   (二)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成立中国专家局 十一、文化部一最热爱、最倾心的事业(1960-1965)   (一)保护文物   (二)古籍保护整理和出版工作   (三)戏曲   (四)文艺路线、文化部整风 十二、大革文化命的年代——不该发生的故事(1965-1974)   (一)大革文化命的风暴席卷全国   (二)应从冤假错案中反思什么 十三、“解除监护”,立志研究新中国经济史(1975-1978)   (一)解除监护   (二)立志研究新中国经济史 十四、文革后的第一届政协会(1978)   (一)五届政协——“文革”后第一次聚会   (二)政协工作的恢复 十五、对传统文化的爱好与兴趣   (一)诗词   (二)金石   (三)书法   (四)收藏 结束语 附录一:逝世与追悼会 附录二:齐燕铭生平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