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何方谈史忆人

何方谈史忆人

  • 字数: 33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作者: 何方 著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12391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及其他师友》一书具有以下特点:1.著者。何方,当代有名学者,重大事件亲历者,大彻大悟思想家。《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及其他师友》史料扎实,逻辑周密,在恢复历史真相方面有大面积突破,振聋发聩的新鲜见解也触目可见。从延安走来的一代人,正在舞台上谢幕。像何方这样思想高瞻远瞩,人格特立独行,笔下雄风不减,行文必求新意的人,确乎已经不多了。2.契合时机。①适逢党史90周年前夕,对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这段时间的党的高层交往,尤其是与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恰为难得;②2010年是诞辰110周年。3.内容经典。何方曾长期做的助手,驻苏使馆研究室主任,外交部办公厅主任、《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及其他师友》是以亲历者的身份将自己跟随的过程以及其中的故事一一阐述开来,很好有价值。③《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及其他师友》还对、李一氓等高层以及自己身边的、对当前史学与靠前问题学者进行了追念,感人的文字下,是一个生动朴实的历史场景。
《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及其他师友》:求实辨伪;秉笔直书;评说历史;审视现实。
《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及其他师友》由余英时、李泽厚、丁东、资中筠、吴思、雷颐、谢泳、智效民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及其他师友》内容分两部分。靠前部分是何方党史笔记的集结。它不是单纯从亲历、亲闻写起,而是从大量的史料出发,旁征博引,梳理了与关系的演变,客观地澄清了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这段关键性的历史,具体而微地表述了自己多年的观察心得与体会。、第二部分是作者对师友纪念文章的汇集。新中国成立后,何方长期担任的助手,先后担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和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是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从他的怀念文字中,可看出、刘英、李一氓、宦乡、李慎之、陈乐民。孟用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学者的伟大的精神追求与人格风范。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抢先发售披露。 
作者简介
何方,陕西临潼人,1922年10月18日生。党员。我国有名靠前问题学者。学术专长为靠前问题和党史。1938年赴延安进抗大学习,毕业后留校。1945年延安外语学院俄文系毕业后,去东北工作。1950年跟转入外交战线,专门研究靠前问题。1951年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1955年调回外交部任专员、办公厅副主任。1959年受到错误处理。
改革开放后复出,即参加中央靠前问题写作小组工作。1980年筹办中国社秘院日本所并出任所长八年。1988~1995年任国务院靠前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千事,是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苏(俄)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他曾与李一氓、宦乡向中央建议,改变对时代的判断,从“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变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放弃“三个世界”理论,对外交、内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999年离休后,仍笔耕不已。只是把研究重点转入党史。
何方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名誉博士,在日本也辜有颇高的学术声望。2006年,他被评为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
目录
编者的话
1.遵义会议确立的党中央领导——纪念诞辰100周年
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当选党中央,此后几年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党实现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战略转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他在这个时期所起的作用却遭到埋没和抹杀……
2.遵义会议后出任辨正
的这份《反省笔记》,整风中曾得到大家称赞。刘英说,“看后立即到我们窑洞里来,说:‘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写得很好’。”总之,从来没人加以否认,怎么事过40年后这就一下和一律变成“负总责”了?
3.与关系的演变
在上海中央工作和进入中央苏区后,是他犯“左”倾错误和受压的三年多;长征开始到延安整风的六年,是两人相互配合和合作较好的时期,只是头三年中央领导以为首,后三年确立了的领袖地位;整风后是离开中央领导做点局部工作和受迫害到死大约各为一半的30年。
4.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对遵义会议后的领导就曾倍加赞扬,戏称其为“开明君主”,说洛甫()这个人很民主,不争权,主持会议能让人畅所欲言。整风开始时他还说,五四运动到大革命(任)和遵义会议到抗战开始后(任)是唯物辩证法运用比较好和我党生动活泼的两个时期。
5.与新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
一贯重视和坚持调查研究,是终其一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新中国成立后,在从事外交工作的同时,开始了对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看法和思想,并推动整个外交战线以至全国的国际问题研究。
6.跟在辽东工作
当时铁路由苏军管制,晚上车到长春竟不让走了。自报奋勇、要我陪他进站交涉。……苏军大尉一眼就看上了所带三节电池的手电简,要求送他“留作纪念”,但执意不肯。说,“老高,一个手电筒值几个钱,送给他吧。让他放我们走。”苏军大尉得到礼物后,二话没说,就指派一辆机车只拉我们这节车皮直奔哈尔滨,一站未停就到达目的地。
7.随去驻苏使馆
头一次坐飞机出尽了洋相。那时只能乘坐苏联的伊尔14客机,一起飞就颠簸摇晃,弄得大家翻肠倒胃,吐了一路。1957年我随、刘英去东南亚各国视察使馆工作,刘英飞到昆明就吐出了一条几寸长的蛔虫。
8.回外交部搭上了的“特别快车”
建国后还一定要坚持晚上办公、白天睡觉的习惯。但是必须在晚上十点钟睡觉,几乎雷打不动的。所以还专门给外交部打过招呼: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晚上不要打搅闻天。
9.从、到
虽然三位情况各不相同,但他们在位期间都继承五四运动传统,发扬科学民主精神,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或较为宽松的局面,把中国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0.送刘英大姐远行
遵义会议后,刘英代替出任中央队秘书长。中央到达陕北后,她又同结婚,政治局和常委的会总在他们家开。一次来找商议七大中央委员候选名单。还特意问她:“刘英,你也是三朝元老了,有什么意见也可以讲点嘛。”她只说了一句:“别的我没意见,就是邓发不能上,他杀人太多。”
11.《模糊的荧屏》不模糊
抗战初起,李一氓作为的特使,去四川做刘湘的工作。不期到时刘湘已去武汉,他只得回延安复命。对此他检讨说,“现在想来,我回四川的工作,不一定限制在刘湘这个范围,应该同时进行刘文辉、田颂尧各处的统战工作……
12.记李一氓的为人和几个重要观点
一次他从国外回来住在新侨饭店二楼,我去看他。谈到由于意见不同再加上有点误会,他受到有关领导的批评,我建议他是否向上面作点解释和检讨。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我住在二楼,也不想上三楼去,大概还不致叫我搬到一楼。他就是这个脾气。
13.李一氓与《台湾府志》
他总是念念不忘国民党带到台湾去的中国古籍文物,希望在古籍整理中能早曰实现两岸的交流和合作,并相信现存台湾的古籍文物会重新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心情紧迫,溢于言表。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