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世界文学评论(第6辑)/编辑部

世界文学评论(第6辑)/编辑部

  • 字数: 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世界文学评论》编辑部 编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920576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关注世界文学发展与文学研究的近期新动态,重视对全世界文学大奖获得者作品的研究,重视对英美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的作家与作品的研究等。全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外作家与学者访谈、重读《世界文学史》笔谈之三、西方女性小说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比较诗学研究、东方文学研究、当代赋作研究、学术研究反思、图书评论与学术对话等。
目录
中外作家与学者访谈
跨国文学与跨文化交流――澳大利亚小说家尼古拉斯?周思访谈录
重读《世界文学史》(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笔谈之三
宏观、博大、科学的文学史――读《世界文学史》第二卷下册
世界文学史的建构――评《世界文学史》第四卷下册
欧洲文学研究
《红与黑》男主角于连形象研究
当代英国女性戏剧的政治化
雪莱的“希腊”:美的载体与自由的象征
追溯自我:对D?H?劳伦斯《羽蛇》的原型解读
解读《弗兰肯斯坦》中玛丽?雪莱的生态思想
论《微暗的火》中的对位叙事
美洲文学研究
从《太阳照常升起》看杰克的自我建构
论马斯特斯《匙河集》中的反城市化倾向
兼收并蓄――《超能陆战队》的美国文化因素
安娜?卡斯蒂洛的小说《守护者》中的“混血”信仰意识
民族抗争的颂歌与史诗――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兰斯顿?休斯政治诗歌再探
亚非文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围城》
论周敦颐文道合一的逻辑理路
库切笔下的动物形象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原乡的印记与多重的对话――论《失去的金铃子》的时空建构
论欧阳昱《淘金地》的苦难意识
异域之美――邂逅《K一英国情人》男主人公的异国恋情
雌雄同体:互文视域下的《魔旦》、《女勇士》、《蝴蝶君》
比较文学研究
如何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以第43首为例,并附拙译20首(英汉对照)
德国文化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影响――兼评《冯至评传》
从彼特拉克的劳拉到屈原的“香草美人”:两种情感体验的终极化境
不同的女性,相同的命运――论莎士比亚悲剧《泰脱斯?安特洛格斯》
两种《梦里花落知多少》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外国文学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嘉莉妹妹
《建筑师》伦理解读:“十”字架上的苦难与救赎
书生与强盗――解读《迷惘》中的伦理叙事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中的《儿子与情人》
地方文学与世界文学
陶醉于诗歌的碧水青山――姚文静的诗歌艺术
我也要开花
残红褪尽的诗情和意象世界
外国文学教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生教学实践中的对话问题――以艾略特《荒原》与《四个四重奏》为个案
英语专业本科生文学研究能力培养个案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剧兴英语剧社为例
水文化:外国文学新视阈
汉语十四行诗研究
自性自足的现代浪漫诗――读邹惟山十四行抒情诗
我们如何才可能诗意地栖居――论《江汉之雾》中的生态情怀
大圆之美――论邹惟山十四行诗中的太极智慧
图书评论与学术动态
季羡林《沙恭达罗》译本的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主客相融,意为我见――解读乔治?布莱的批评意识
中国古典文献学家眼中的希拉里――重读张三夕著《20世纪的“最后性文本”》
美国非主流思想的多维度阐释――读《当代美国非主流文学思想调研》
以诗证史――《冯至评传》
关于“翻译诗学的空间意识”的对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