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学概要

社会学概要

  • 字数: 2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蔡文辉,李绍嵘 著
  • 出版日期: 2013-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0060168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3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推荐1:修订版重排重校,改谬补漏,更臻完善。章后新增“延伸阅读”,提供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有利于读者进一步拓展社会学的想象力。    推荐2:    ◎三十余载美国高校执教经验积淀成书 作者在美国高校教授社会学课程三十余载,集多年专业训练和教学经验,终为国人编写了一部基础性的社会学教科书。    ◎通俗平实地介绍社会学经典概念学说 全书旨在介绍社会学经典概念学说,同时尽量避免专有名词和术语的过度使用,因此尤其便于普通社会读者和非社会学专业的读者阅读。    ◎中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现象相结合 作为旅美多年的华人学者,作者在引介西方理论的同时,将他们熟知的中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现象用作实例注解理论。    ◎港台十余年最畅销的社会学入门经典 本书于1991年初版于台湾后,多次再版,广受欢迎,同时也是大陆几代社会学学人的启蒙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介绍社会学经典概念和理论,并分析这些理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历史传统、社会现象的关联。本书首先概要介绍了社会学的定义、学科简史和研究方法,之后解释了一些基础概念和理论,如文化、社会化、团体、阶层等,继而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社会制度及其功能,如家庭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最后介绍了各种社会变迁概念。
作者简介
    蔡文辉,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社会学硕士、博士。曾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普渡大学韦恩堡联合校区社会学教授,客座于台湾大学、中兴大学和南开大学。著作颇丰,著有《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社会变迁》《婚姻与家庭》《老年社会学》等中英文书籍28种,论文80余篇。    李绍嵘,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人口学硕士。曾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普渡大学韦恩堡联合校区社会学系及外语系兼任讲师。著有《社会学概论》《简明英汉社会学词典》等。
目录
简目
简体版序  社会学入门经典  马戎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第二章社会研究法  
第三章文化  
第四章社会化 
第五章团体与组织  
第六章越轨行为  
第七章社会阶层  
第八章少数团体:族群、妇女及老人  
第九章家庭制度 
第十章宗教制度  
第十一章教育制度  
第十二章经济制度 
第十三章政治制度  
第十四章集体行为  
第十五章人口现象与城市社区  
第十六章社会变迁:理论与对策 
第十七章 现代化及其问题
简体版后记
 
细目
简体版序  社会学入门经典  马戎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1.社会学的定义
1.2.四种社会学理论
功能论
冲突论
交换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
1.3.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经济学
政治学
历史学
人类学
心理学
社会工作
1.4.社会学简史
1.5.社会学的用途
第二章社会研究法  
2.1.研究步骤
2.2.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文化  
3.1.文化的内涵
符号
语言
规范
价值
物质文化与工艺技术
3.2.文化的相关概念
3.3.文化差异
3.4.中国文化的特点
第四章社会化 
4.1.社会化的过程
4.2.社会化的执行机构
家庭
学校
同辈团体
大众传媒
第五章团体与组织  
5.1.社会团体
5.2.社会组织
5.3.官僚组织
第六章越轨行为  
6.1.越轨行为
失范论
文化传播论
标签理论
6.2.越轨行为的类型与控制
6.3.越轨行为的正面、负面功能
6.4.犯罪问题
第七章社会阶层  
7.1.社会阶层的基本概念
社会生物学的观点
剩余论观点
功能论观点
冲突论观点
7.2.社会阶级
7.3.社会阶层的普遍性
第八章少数团体:族群、妇女及老人  
8.1.少数团体的定义
8.2.种族与族群
8.3.妇女的差别待遇
8.4.被歧视的老年人
第九章家庭制度 
9.1.家庭的功能与类型
9.2.婚姻关系
9.3.离婚与再婚
第十章宗教制度  
10.1.宗教的社会意义
10.2.宗教的社会功能
10.3.宗教的类型
10.4.现代社会的宗教
第十一章教育制度  
11.1.教育的功能
11.2.教育制度的结构
第十二章经济制度 
12.1.经济制度类型
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民主社会经济
12.2.现代经济的特征
大企业组织的出现与扩展
跨国公司的出现
私营小企业的衰退
妇女就业率的增加
工作疏离感的产生
休闲时间的延长
由科学管理转变到人际关系的企业管理方式
12.3.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第十三章政治制度  
13.1.权力与政治制度
13.2.政治形态
民主政体
极权政治
专制政治
寡头政治
君主政体
13.3.权力理论
第十四章集体行为  
14.1.集体行为的特质
14.2.集体行为理论
感染论
互动论
规范出现论
聚合论
游戏论
价值增值论
14.3.社会运动
第十五章人口现象与城市社区  
15.1.人口资料
人口普查资料
人口统计
抽样调查
15.2.人口现象
人口转型
人口组成
人口增长
15.3.城市社区
第十六章社会变迁:理论与对策 
16.1.社会变迁的性质
16.2.社会变迁的理论
16.3.社会变迁的策略与代价
第十七章 现代化及其问题
17.1.现代化理论
17.2.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
经济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17.3.中国现代化问题
伯格的资本主义革命
林德的三种效果
白鲁恂的文化层面的权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