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

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

  • 字数: 1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作者: 阿里木江·牙生 著
  • 出版日期: 2013-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387011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著者阿力木江·牙生同志长期从事荒漠化防治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深的理论功底。《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提出三级区划系统方法,将新疆沙质荒漠化土地划分为2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和22个三级区。该书还首次综合沙尘天气指数、土地覆被指数、植被盖度、大风指数、海拔高程等,辅以自然地理、人口密度等因素,划定三级区划单位及界线。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及演变过程;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研究;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等。
作者简介
阿力木江·牙生,男,维吾尔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1981年6月参加工作,历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防治科副科长、奇台林场挂职副场长、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2002年7月至2008年9月任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08年9月至2011年2月任自治区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站长,现任新疆天西林管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其中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挂职任副司长。

主要参加完成了以下科研项目及课题:“沙漠化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模式研究”项目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获得二级证书)、“关于新疆防沙治沙政策与机制的探讨”课题获2007年新疆人民政府调研课题三等奖、“我国北方几种典型退化森林的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本人获得二级证书)、“伊犁河流域杨树基因库建立与不同用途主栽品种选育研究及应用”项目获2012年新疆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发表的学术论文:《新疆沙漠化现状及其防治对策》、《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新疆皮山地区土地沙漠化动态遥感监测分析》、《探寻伊犁林业发展之路——新疆伊犁生态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新疆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等。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与关键的科学问题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第2章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及演变过程
2.1 新疆沙漠化现状分析
2.1.1 新疆沙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2.1.2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形式
2.1.3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危害状况
2.2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
2.3 新疆沙漠化演化过程
2.3.1 新疆沙漠化演化历史
2.3.2 新疆沙漠化发展趋势
第3章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研究
3.1 已有的相关研究
3.2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3.2.1 区划目标
3.2.2 区划原则
3.2.3 区划方法
3.3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指标体系
3.3.1 三级区划指标厘定
3.3.2 基础数据来源、数据处理方法和具体区划步骤
3.4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方案
3.4.1 区划方案
3.4.2 区划结果分析
3.4.3 分区概述
第4章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4.1 新疆沙漠化防治的指导思想、战略思路与对策
4.1.1 指导思想
4.1.2 战略思路与对策
4.2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4.2.1 新疆沙漠化防治适用技术与模式
4.2.2 新疆沙漠化分区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附录A 区划成果表格
附录B 新疆沙漠化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