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学数学这样教

小学数学这样教

  • 字数: 24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郜舒竹 著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5-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385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数学课程内容的知识属性,数学知识的历史性和人文性,数学知识的教育性,“估算”中的算法与想法,数学课程内容的关联性,算法多样化,直觉与逻辑,数学课程需要“变教为学”以及如何“变教为学”等。本书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文本精神,适用于职后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和拓展阅读等。
作者简介
郜舒竹,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北京市委基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初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数学教育和小学教师教育的研究与教学,倡导“真情境,小问题,高观点”的研究方式,坚持经常性地深入小学课堂,在小学教育教学的“真情境”中寻找教师普遍感觉困惑或困难的“小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研究,并将研究所获得的“高观点”应用于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曾多次应邀赴美国、瑞士、德国、日本报告其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章 数学课程内容的知识属性
第一节 知识属性与正误辨别
第二节 知识属性与学习活动
第三节 数学中的“人为规定”
第四节 数学中的“规则”
第二章 发现与发明
第一节 数学中的规律
第二节 归纳与类比
第三节 “人造”的知识
第四节 数学语言的双重意义
第三章 数学知识的历史性与人文性
第一节 数学术语的人文内涵
第二节 加倍取半,算术之源
第三节 “竖式”的历史
第四节 估算的人文特征
第四章 “估算”中的算法与想法
第一节 估算方法的开放性特征
第二节 估算中的可能性思维
第三节 “课标”中估算例题解析
第四节 “估算”教学案例
第五章 数学课程内容的关联性
第一节 “角”的困惑与解析
第二节 与“角”相关联的内容
第三节 除法运算的“商不变”
第四节 规律性知识间联系的类型
第六章 算法的多样性
第一节 计算的本质是推理
第二节 联系的眼光看竖式
第三节 “鸡兔同笼”算法源流
第四节 算法多样,思想统一
第七章 直觉与逻辑
第一节 几何直观
第二节 运动的眼光与基本思想
第三节 直观和经验不可靠
第四节 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的归纳推理
第八章 数学课程需要“变教为学”
第一节 什么是“变教为学”
第二节 “变教为学”的文化性
第三节 “变教为学”的课堂氛围
第四节 “变教为学”的过程性
第九章 如何实现“变教为学”
第一节 备课方式需要改变
第二节 如何应对生成
第三节 “计算”如何变教为学
第四节 “变教为学”课堂中的教师角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