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

  •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作者: 王晓军 著
  • 出版日期: 2008-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3851056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书,在分析了中国规划体系中的问题以及回顾了参与理论后,从理论上全面介绍了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PLUP)和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方法及其在PAAF项目的实践。同时,它涵盖了参与式监测与评估(PM&E)和社会性别(Gender)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这些方法在中国运用的前景。
目录
前言
第1章中国规划体系中的一些问题
  1  技术统治论逐渐影响中国规划体系
  2自上而下的规划机制影响深远
2.1“工程造林”方法
2.2  退耕还林工程
3  统筹规划缺位
4  政治对规划机制影响过大
5  规划缺乏公民社会参与
6  对参与意义的理解不深
第2章代议制民主与参与式民主
1  民主的定义
2  代议制民主
3  参与式民主
3.1  参与式民主的起源与历史背景
3.2  参与式民主论者的基本论点
3.3  参与式民主的要点
3.4  对参与式民主的若干质疑
第3章参与的理念
1  参与式发展的背景
2  参与的发展
2.1  参与的兴起与发展
2.2  对早期参与的批评与反思
2.3  参与的再次蓬勃发展
3  参与的概念
4  参与的类型
5  参与的目标与过程
5.1(公众)参与的目标
5.2(公众)参与的过程
5.3  评判参与过程的标准
第4章可持续发展与参与
  1  环境、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1.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1.2  社会、政治的可持续发展
  2  可持续发展中的参与
2.1  可持续发展中参与的背景
2.2  通过环境参与进行学习
2.3  通过环境对话进行学习
第5章参与式规划理论
  1  论述基点
1.1  后现代科学观
1.2  参与式行动研究
  2  规划理论回顾
2.1  系统规划理论和理性规划理论
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批判规划理论
2.3  新有翼规划理论
2.4  实用主义理论
2.5  倡导式规划理论
2.6  渐进主义规划理论
2.7  后现代主义规划理论
2.8  规划理论的参与转向
  3  参与式规划的发展
3.1  参与式规划的早期观点
3.2  参与式规划的近期发展
3.3  参与式规划的主要特征
第6章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方法
  1  关于土地和土地利用
  2  国内外PLUP的发展
2.1  FAO对(参与式)PLUP的理解
2.2  GTZ给PLUP的定义
  3  PLUP的特点
3.1  PLUP的特点
3.2  PLUP与其他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4  PLUP的目的、框架和原则
4.1PLUP的目的
4.2PLUP的基本框架
4.3PLUP的原则
4.4PLUP的使用范围
第7章PLUP的准备、现状分析
1PLUP各阶段和步骤简述
2规划的准备
2.1PLUP规划组及其任务
2.2  选择规划示范县
2.3  其他准备活动
3  现状分析
3.1  澄清利益相关者
3.2  现有县、乡土地利用管理体系分析
3.3  项目村现状调查
3.4  项目县土地利用规划的现状
3.5  土地权属制度分析
3.6  机构与农户市场意识分析
4  问题和潜力分析
4.1  县级机构框架中存在的问题与潜力
4.2  乡级机构框架存在的问题与潜力
4.3  部分示范村农业上存在的问题及潜力
4.4  土地权属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5  市场营销问题
4.6  问题树分析
5目标分析
5.1  制定PLUP规划目标时的基础
5.2  提出PLUP的主要目标
6  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
6.1  传统GIS与参与式GIS
6.2PGIS的制图过程
第8章PLUP的规划与实施
第9章PLUP的监测与评估
第10章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
第11章PLUP中的社会性别
第12章PLUP的运用效果及其推广运用
附件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