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民党的江湖:陈果夫、陈立夫和他们的八位同乡

国民党的江湖:陈果夫、陈立夫和他们的八位同乡

  • 字数: 22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 余方德 著作 湖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者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34281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国民党的江湖:陈果夫、陈立夫和他们的八位同乡》:腾达与落寞,得意与失宠,蒋介石文臣武将,不同的人生境遇。 
内容简介
《国民党的江湖:陈果夫、陈立夫和他们的八位同乡》介绍了湖州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因濒临太湖而得名。湖州人文荟萃,诞生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民国时期,先后有十余位湖州人士担任国民党中央要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早年追随孙中山的国民党元老张静江,蒋介石的“智囊”戴季陶,先后出任教育部长、交通部长、浙江省政府、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等职的朱家骅,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国民政府秘书长吴鼎昌等,特别是党内权臣陈果夫、陈立夫二兄弟,更是家喻户晓的湖州籍人士。所谓“蒋家天下陈家党”、“湖州人占国民党半个中央”。
尽管民国时期湖州产生了如此数量的国民党知名人士,但是反映这一时期的文史资料却鲜有整理出版。《国民党的江湖:陈果夫、陈立夫和他们的八位同乡》即是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 
作者简介
张静江:元老落寞
1938年8月,离开了权力中心的张静江携家眷从香港前往欧洲,随后寓居美国纽约。此时的他,情绪时好时坏,瘫痪症日益加重。这位曾是南浔的豪富、孙中山的功臣、蒋介石的盟兄,竟会备受冷落,只能在异国他乡看日出日落。
戴季陶:“智囊”之死
1948年11月,在风雨飘摇的南京城里,已感到“油尽灯枯”的蒋介石谋士陈布雷服安眠药自杀。谋臣文胆竟是如此下场,戴季陶不寒而栗。他赶到陈氏家中,站在陈的尸体旁号啕大哭:“啊!布雷,布雷,我跟你去,我跟你去,人生总有一死,我的心已死了……”
陈果夫、陈立夫:党内权臣
陈氏兄弟全权掌握着国民党党务大权时,正是国民党的派系斗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也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不断失利的时候。胜利举杯相庆,败则互相指责,风风雨雨几十年的蒋介石与“二陈”,也没逃出这个历史规律。
朱家骅:腾达之路
蒋介石对朱家骅的印象颇佳,以对家乡建设的关怀,劝他“到浙江接事”,干出点名堂来。从此之后,朱家骅开始与蒋介石直接往来,走上了一条飞黄腾达之路。
胡宗南:蒋氏爱将
蒋介石亲自批准的首批“复兴社”社员40余人,在南京的“励志社”会堂召开成立大会。胡宗南不光参加了,而且还是“复兴社”的“十三太保”之一。会议一开完,就有人发牢骚说:“黄埔系确是蒋委员长的嫡子,而胡宗南则成了蒋委员长的‘太子’。”
褚民谊:汉奸下场
成群的记者赶到刑场,实地记录褚民谊被处决的情景。褚这时尚能调侃,居然与摄影记者招手,嘴里说:“胶卷很贵,节约!节约!”
徐恩曾:得宠失宠
徐恩曾担任中统调查科科长后,一心想干出点名堂来。此时,掌握着大量情报的中央特科领导人顾顺章在武汉暴露身份。而徐在蒋介石得到宠信,正是从顾顺章被捕叛变开始的。等到了1945年,这位为蒋介石立下汗马功劳的中统头子,却又被蒋介石撤销“本兼各职,永不录用”。这又是何故呢?
吴鼎昌:财运官运
吴鼎昌从天津造币厂起家,经10余年蓄财,便成了一位“千万富翁”。有了钱,他就准备一步步地实施他的“三大宏愿”……
雷震:多舛人生
少年雷震经历了三次“性命交关”的大事,直到他70多岁后,他还常常谈起,念念不忘—— 
摘要
    浙江人修筑铁路尝到了甜头,修路热情进一步提高。浙江省政府继续筑路,终于在1933年11月把铁路修筑至江山,后又延伸至浙赣交界的玉山,全线完成杭江铁路,并改名为“杭玉铁路”。后在国民政府铁道部的主持下,改铺重轨,上沪杭线,过钱塘江,上浙赣路,便形成了有名的浙赣铁路。
    张静江在任建设委员会委员长期间,还成立了淮南矿务局,大力开采淮南煤矿,主持修筑了淮南铁路。安徽省境淮河南岸的田家庵、舜耕山(今淮南市)。本来有一个商办大通煤矿公司,年产烟煤23万多吨。张静江利用自己仍主政建设委员会之便,在他的坚持之下,调查了解到此矿烟煤蕴藏量达7万万吨以上,而且品质优良,可供轮船、火车、工厂及家庭之用,在华东地区实属罕见。张静江利用南京首都发电厂和戚墅堰两个电厂及长兴煤矿开采之盈余,投资组建、成立淮南矿务局,在大通煤矿附近的九龙岗开采煤炭,年产量超过大通公司,达54万吨。煤炭的外运须在怀远县属淮河南岸的田家庵经由淮河水运到蚌埠,再由津浦铁路转运到浦口下船,运抵长江各埠,再转运江、浙、闽、粤各省。几次倒转,煤炭成本必然提高。在张静江的提议和坚持下,1 933年底建委会依据公营铁路条例,成立淮南煤矿铁路工程处,先后拨款或垫款500多万元,修筑自田家庵至芜湖附近长江北岸裕溪口的铁路,全长约215公里。1934年3月动工,次年6月竣工。建委会乃国家政府机构,建委会拨款实为国家拨款,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实属国家拨款修建的淮南铁路,却不归铁道部管辖,不算国有铁路而算公营铁路,归建委会管理,由张静江控制。这是张静江的聪明之处。
    淮南铁路的全线通车,大大方便了淮南煤炭的外运,也方便了皖中地区的交通运输,营运效益较好。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之后,张静江有些悲观,感到国难当头,建委会将多灾多难,部属跟随自己多年,已无法给他们提供有力庇护。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