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最后的武士

最后的武士

  • 字数: 3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作者: (美)安德鲁·克雷佩尼维奇(Andrew Krepinevich),(美)巴里·沃茨(Barry Watts) 著;张露,王迎晖 译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12564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5年,美国珀修斯图书集团基础书局抢先发售出版英文版。
201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抢先发售出版中文版。
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Marshall)是五角大楼的一个传奇。他任净评估办公室(五角大楼内部智库)主任一职逾40载,辅佐12任国防部长和8任总统,始终位居美国战略思想前沿。在兰德公司的黄金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马歇尔帮助确定了美国核战略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直到今天仍然适用。赴五角大楼任职后,他又率先提出了“净评估”的概念和方法,由此构建了分析美国与苏联之间长期军事竞争的新的理论框架。冷战结束后,马歇尔通过“净评估”成功预测了军事方面新兴的颠覆性转变,包括新军事革命和中国作为美国重大战略竞争对手的崛起。
马歇尔之前的两位部下、也是当前美国战略研究界知名专家安德鲁·克雷佩尼维奇(Andrew Krepinevich)和巴里·沃茨(BarryWatts)在写作过程中主要采访了马歇尔本人,掌握了大量一手史料,使得本书资料翔实,引人入胜。
安德鲁·克雷佩尼维奇、巴里·沃茨著的《很后的武士(安德鲁·马歇尔与美国现代国防战略的形成)》抢先发售通过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些很为关键的事件和拥有影响力的人物来讲述马歇尔的故事,揭示了马歇尔作为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国防战略幕后顾问的思想发展轨迹,并由此提供了从冷战初期到当前美国国防战略总体变化情况的独特内部视角,同时展示了美国国防机构演变的历史。
这部书入选本套丛书的依据是其在战争与战略研究领域所具有的学术参考价值,并不代表编委会和出版社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作者简介
安德鲁·克雷佩尼维奇(ANDREW KREPINEVICH),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著有《七个致命想定:一位军事未来主义者对21世纪战争的探讨》和《美国陆军与越南》等多部军事历史和战略著作。现居弗吉尼亚州利斯堡。
巴里·沃茨(BARRY WATTS),曾任五角大楼项目分析评估主任,2002年起任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不错研究员。沃茨在军事历史和战略领域同样著作颇丰,著有《克劳塞维茨的“摩擦”与未来战争》等。现居马里兰州毕士大。
张露,上校,现为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战略研究所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研究室副主任兼《战略研究》杂志主编。先后毕业于解放军靠前关系学院、国防大学,靠前关系硕士,战略学博士,并在军事科学院战略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过专项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家安全战略、国防发展战略、地缘政治理论与中美关系。在《太平洋学报》《现代靠前关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等发表学术文章五十余篇,代表作为《优选化时代的地缘政治与中美关系》《中西正义战争思想比较分析》等。
王迎晖,上校,现为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外军系副教授。先后毕业于解放军靠前关系学院英语系、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靠前关系学院、军事科学院,美国研究和战略研究双硕士,靠前战略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靠前战略、东南亚地区安全、东盟研究。独立或参与完成著作、译著十余部,发表学术文章七十余篇,代表作为《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安全战略研究》《论“一带一路”构想布局中的东南亚地区战略运筹》等。
目录
丛书序言

自序
引言
第1章 一个自学成才的人(1921-1949年)
第2章 早期兰德岁月(1949-1960年)
第3章 寻找更好的分析方法(1961-1969年)
第4章 净评估方法的诞生(1969-1973年)
第5章 进入五角大楼(1973-1975年)
第6章 净评估的成熟(1976-1980年)
第7章 冷战的最后竞争(1981-1991年)
第8章 军事革命(1991-2000年)
第9章 重返亚太地区(2001-2014年)
结语
缩略语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