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快读中国演讲辞名篇/李天道

快读中国演讲辞名篇/李天道

  • 字数: 4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李天道 著
  • 出版日期: 200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411241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4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汇聚了百篇中国演讲辞精华,是一部名篇的快读,名篇的导读。精选了中国(侧重近、现代)名人的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演讲辞近百篇。每篇分设五个栏目:背景导航、讲辞精要、妙语佳言、演讲技巧和逸闻故事,多角度帮助读者从这些名人精妙超凡的演讲辞中,理解他们的睿智、闪光的思想和演讲风格,从中掌握一定的演讲知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本书立目以时间为序;所选作品以与读者生活年代靠近的近、现代为主,几篇古代精品意在供读者欣赏;演讲辞强调精彩程度和演讲技巧,尽量保持作品的完整与真实。
内容简介
人们用“口吐莲花”未形容好的口才。有好的口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体现风度和气质,使听者如沐春风,于心悦诚服中,精神得到感奋,心智得到点拨;好的口才能助你战胜政敌、说服谈判对手,并赢得对方的尊重;好的口才能缩短人们心灵间的距离,促进彼此间的交往与交流。 古往今来,很多名人都有精彩演讲遗世,还有不少人因精彩演讲而出名。但是,好的口才与演讲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学习和长期苦练的结果。为帮助大、中学生,各界官员和企业家以及喜爱演讲的朋友提高演讲能力,我们精选了中国(侧重近、现代)名人的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演讲辞近百篇。每篇分设五个栏目:背景导航、讲辞精要、妙语佳言、演讲技巧和逸闻故事,多角度帮助读者从这些名人精妙超凡的演讲辞中,理解他们睿智。闪光的思想和演讲风格,从中掌握一定的演讲知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背景导航:概略介绍演讲者的生平,重点介绍演讲辞的写作背景,为读者提供理解作品的社会历史语境。讲辞精要:从现有最好的版本中选取精华片段,让读者对作品有一个感性认知。妙语佳言:摘录演讲辞中的精彩。经典语句,供读者欣赏。演讲技巧:对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特别是演讲技巧进行分析介绍,帮助读者完整理解作品,学习演讲技巧。逸闻故事:选取演讲者的生活或工作趣事,为读者丰满演讲者的形象。该书摄取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学术、教育、纪怀等方面的内容,以扩展读者的视野,拓宽读者的知识面。本书立目以时间为序;所选作品以与读者生活年代靠近的近、现代为主,几篇古代精品意在供读者欣赏;演讲辞强调精彩程度和演讲技巧,尽量保持作品的完整与真实。
目录
《甘誓》 《牧誓》 《说秦穆公》 《谏逐客疏》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谏汉王》 《隆中对》 《直谏》 《少年中国说》 《振独立尚任之精神》 《敬告我同胞》 《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说》 《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尽革命的责任》 《关于“医治国病”的演说》 《在宁垣学界的演说》 《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 《近代西洋教育》 《庶民的胜利》 《“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 《留别北大学生的演说》 《在四川留法预备学校的演说》 《提倡研究美学》 《中国文明不进步的原因》 《泰戈尔》 《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法国小学教育状况》 《为人类平等而奋斗》 《耶稣、孔子与革命青年》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平民教育的意义》 《无声的中国》 《老调子已经唱完》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北大这精神》 《在南口战役阵亡将士追悼会上的讲话》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流氓与文学》 《中国文化之精神》 《儿童科学教育》 《为陈独秀的辩护演讲》 《新文艺和文学遗产》 《我们要立于抗日第一线》 《在西安市民大会上的讲话》 《鲁迅――现代中国的圣人》 《抗战中川军之责任》 《在吉隆坡公演<原野>揭幕式上的致辞》 《新四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中国文化五大病》 《在延安欢迎会上的演说》 《解放区抗战的经验》 《兽?人?鬼》 《最后一次的讲演》 《像鲁迅那样生活、奋斗》 《论气节》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演讲》 《当前中国文化问题》 《国庆演讲辞》 《新的大厦》 《在万隆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聪明在于学习 天才由于积累》 《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 《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 《答中外记者问》 《在二十六届联大上的发言》 《中美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科学的春天》 《核时代的文学》 《计划经济与市场》 《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 《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 《把目光投身向中国》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