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绿色工业革命

绿色工业革命

  • 字数: 19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 作者: (美)伍德罗·克拉克(Woodrow W.Clark),(美)格兰特·库克(Grant Cooke) 著;金安君,林清富 译 著
  • 出版日期: 2015-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23807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绿色工业革命》的主题与概念源自一系列相关研讨会,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在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多年工作的结果。作者依据相关领域中多年的经历,认为绿色工业革命更能准确描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改变和需要进行的行动规范,并且由于中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以及中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发展高度重视,所以中国在这次革命中极有可能成为亚洲甚至世界的龙头,成为世界绿色革命的驱动力。
全书共分为11章,-4章介绍绿色工业革命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目前的现状,生动简明地介绍了绿色工业革命的历史渊源,以及三次工业革命中石油巨头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变化的作用。第5-9章介绍绿色能源革命在世界传播的情况,重点介绍了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可再生能源系统、新兴节能与储能技术、智能电网连结的可持续发展社区。0-11章提出下一个经济学概念和新的绿色未来,再一次表明新的世界经济浪潮即将来临,只有积极应对才能获得自救,才能使我们的后代持续生存。
作者简介
伍德罗·克拉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UNIPCC)的特约科学家之一,2007年因与美国前副总统艾尔·戈尔及其团队合作的一部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共同获得者。克拉克也曾是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研究主管。UNFCCC从可再生能源、政府政策、科技和基础设施方面,提供针对世界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数据和信息。UNFCCC将于2015年12月在巴黎举行会议,以制定一个减轻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优选计划。
2004年创办优选性环境和可再生能源咨询公司——克拉克战略合作伙伴(CSP)公司。2014年建立了克拉克大众传媒公司(CM2C)。CM2C主要拍摄纪录片,关注教育和具有影响性的社会问题。

格兰特·库克,格兰特·库克是一位新闻工作者和企业家,在“绿色”工业方面有丰富经验。他是首位帮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展于2006年开展的总计500万美元的世界靠前能源效率项目的商人之一。库克在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纽约州设计了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实用程序项目,包括为大学、数据中心、医疗设施和豪华酒店而设的项目。他的投资兴趣包括新兴的水利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储存。

金安君博士从事应用物理研究二十多年,IEEE资深会员,先后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美国航天总署等从事热、电、半导体等方面的工作,于2010年回国发展清洁能源创新创业事业,同年被聘为中组部"千人"计划引进人才。

林清富教授毕业于台湾地区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IEEE会员、SPIE会员和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从事光电方面的研究二十多年,近年来枳极投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力的研究,力图使太阳能发电成本低于石化材料的成本,使其成为普遍适用的新能源。
目录
序言
章引言001
1.1绿色工业革命001
1.2绿色工业革命对世界发展至关重要004
1.3美国不是绿色工业革命的唯一受益者005
1.4绿色工业革命是为了全人类的未来利益006
第二章从火到可再生能源:能源驱动人类发展007
2.1工业革命007
2.2次工业革命(1IR)008
2.3第二次工业革命(2IR)011
2.4第三次工业革命(3IR)017
2.5绿色工业革命(GIR)020
第三章石油巨头的影响031
3.1什么是化石燃料031
3.2能源发展历史035
3.3能源政策左右着国家政治053
3.4石油将在可见的未来告罄058
第四章气候变化063
4.1地球村共同的经济关联:气候变化063
4.2北极地区变暖,冰川在融化067
4.3对气候环境的破坏源于人类活动068
4.4现代城市的污染:空气质量日益恶化073
4.5联合国领衔往前迈进,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082
第五章绿色能源革命在世界传播091
5.1从亚洲开始,然后到欧洲,特别是北欧093
5.2现在到了印度、巴西、智利、乌拉圭104
5.3中东和北非也不甘落后111
5.4美国处在何等位置113
第六章中国:21世纪的绿色强国119
6.1中国:21世纪绿色工业强国119
6.2崛起中的绿色工业革命领导者123
6.3中国正在快速前进130
第七章可再生能源系统133
7.1可再生能源是绿色工业革命的基础135
7.2风能136
7.3太阳能141
7.4地热能146
7.5生物质能147
7.6海洋能与水电149
7.7为了地球的明天与人类的健康,可再生能源应是首选目标151
第八章新兴技术157
8.1节能及储能技术157
8.2全部电气化的未来需要付出多大的环境代价158
8.3从水中得到氢气是否是一种可靠的替代能源163
8.4多种发电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167
8.5核能是绿色能源吗176
第九章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由智能电网紧密连接起来的可持续
发展社区181
9.1电网及智能网络182
9.2因特网:真正改变了生活规则184
9.3智能用电社区与智能电网186
9.4麦克卢汉的世界村190
9.5什么是智能、可持续发展193
9.6LED照明节能195
9.7社会化媒体的角色197
9.8从头开始的可持续发展200
9.9绿色可持续小区201
第十章下一个经济学概念203
10.1西方经济学只是一个研究领域203
10.2经济学现在还不是科学205
10.3经济学应该成为科学207
10.4经济学必须关注外部和生命周期成本208
10.5一个全新的经济学范例209
第十一章一个新的绿色未来225
11.1发展中国家的现状225
11.2绿色工业革命能带给我们富有和健康吗226
11.3世界是否有智慧、创造力和资本来自救227
11.4怎样的变革才能使我们的后代持续生存228
11.5新的世界经济浪潮即将来临232
摘要
首先我们要衷心感谢创作团队中每个家庭为本书编写做出的巨大贡献,感谢他们的耐心、支持和鼓励。同时也要感谢参与本书出版工作的所有编辑及合作者。 最令我们感动的是,每一个相关的成员都深刻理解到解决和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已 经刻不容缓,否则我们的地球将会面临无可挽回的可怕后果。 随着地球持续变暖,我们正在逼近一个重要的临界点。一旦超过这个临界点, 全球将面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疾病增多等灾 难。要将全球变暖遏制在临界点以内,需要强有力的缓解措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 承诺与努力。进行绿色工业革命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最有效措施,也是我 们创作团队出版本书的动力所在。 本书的主题与概念源自于一系列相关的研讨会、克拉克先生给一些城市所做 的规划设计理念及与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总裁在该基金会多年工作的成果。里夫金先生是倡导“第三次工业革命” 的学者之一,并著有《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依据在相关领域中多年的经历, 我们认为“绿色工业革命”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世界各地正发生的改变和需要遵循 的行动规范。 中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它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风力资源,也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 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能与地热能的总量也相当可观,还有潮汐能等。中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高度重视,不仅大力培育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 电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在 2012 年专门成立了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负责研 究制定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因此在绿色工业革命的发展 道路上,中国极有可能成为亚洲、甚至是世界的龙头,成为世界绿色革命的驱 动力。中国在绿色工业革命进程中的巨大潜力,是本书创作团队在中国首次出版本 书的原动力。我们希望借助本书的发行,能够对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发展起到积 极的推动作用。 安德烈?克拉克——伍德罗?克拉克的妻子,自始至终对本书的写作给予了 全力支持。创作团队希望将这本书献给她和他们的儿子帕克斯顿以及其他家人。 这样一项工程浩大的工作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另外,格兰特希望借此机会,感谢 他的妻子苏珊,她的宽容、耐心和洞察力使这份手稿整合到一起;同时也要感谢 格兰特的孩子布赖恩和劳伦,孙子艾拉和孙女乐瓦莱。 金安君博士从事应用物理研究二十多年,先后在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应用材 料公司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从事热、电、半导体工艺等方面的工 作。金博士于 2010 年回国开始清洁能源创新创业事业,同年被聘为中组部“千人” 计划引进人才。金安君博士同时也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资深会员。 金安君博士希望将本书献给他的妻子陈江帆和女儿金建华,感谢她们一直对新能 源事业的热情支持。同时,中国华能集团的同行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邓钧是一位绿色工业革命的忠实支持者,正是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她才得以完成本书的 翻译工作。在此她要特别感谢她的父母邓细存与杨德香,还有她的先生邓大庆和 一岁的儿子邓安竹。林清富教授进行光电方面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包括电转光和光转电的研究。 鉴于全球变暖造成气候变迁,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寻求替代能源,是当前非常重要的方向,因此林清富教授运用其光电专业积累的知识与经 验,近年来积极投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研究,使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低于石化 燃料的成本,从而让太阳能成为普遍使用的新能源。林清富教授毕业于中国台湾 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目前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IEEE Fellow)、国 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 (SPIE Fellow) 和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总编辑王岳先生从一开始就喜欢本书的观点与内容,正是 在王岳先生的大力推动下,本书才能得以出版。更为重要的是,王岳先生不仅 仅是本书的一个忠实支持者,同时也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与 见解。 作者还要衷心感谢中国包装公司研究部门的李华女士及其儿子林祥舒。正是 在林祥舒的协助下,克拉克才和李华女士建立了合作关系。另外,作者要感谢金 鹰博士与金恬,姚禹肃博士与姚盼,陈建清、戎中卉等在翻译合作方面的贡献。 最后,作者要感谢幕后的很多人,他们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