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六朝墓志菁英

六朝墓志菁英

1.罗振玉是金石大家,他独具慧眼,编辑并出版了这本具有极高收藏价值、学习价值的图书。
2.图版高清,配有释文,方便作者进行临摹和识别。
  • 字数: 14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河南美术出版社
  • 作者: 罗振玉 编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540137915
  • 版次: 1
  • 开本: 12开
  • 页数: 13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魏墓志16品,隋墓志1品、宋墓志1品,共计18品。我们在编排的过程中,加入了当代有名金石学家对罗振玉的艺术、收藏等各方面的评论文章,以及对这些墓志的赏析及对当今金石学的贡献,并配发了墓志的释文,供当今的书法家、金石研究者鉴赏和学习。
作者简介
罗振玉,善识文物,喜研文史。从殷墟甲骨、汉晋木简、墓志铭文,到宫中所藏历代图书、历史档案,乃至珍宝、钱币等,他都有系统的研究。他自己也收藏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文物资料和字画,并认真进行研究和整理,撰写了许多学术价值颇高的专著。他对流散的敦煌文书留心购存,所得文书及海外藏卷照片,大多收入《鸣沙石室佚书》《鸣沙石室佚书续编》《鸣沙石室古籍丛残》《敦煌石室遗书三种》《贞松堂西陲秘籍丛残》《敦煌石室碎金》《敦煌零拾》《沙州文录补》《敦煌石室遗书》《佚籍丛残初编》《石室秘宝》等书中。还和王国维将斯坦因在敦煌、罗布泊等地发现的汉晋木简照片汇为《流沙坠简》,并做考释。此外,还撰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二卷、《补唐书张义潮传》《瓜沙曹氏年表》等多种敦煌学论著,尤其注重对中国传统四部书写本的研究和整理。
目录
宋·笠乡侯刘怀民墓志
(大明八年)
魏·江阳王次妃石婉墓志
(永平元年)
魏·安乐王元诠墓志
(永平五年)
魏·梁州刺史元演墓志
(延昌二年三月)
魏·元飓妻王夫人墓志
(延昌二年十二月)
魏·燕州刺史元飚墓志
(廷昌三年)
魏·济州刺史杨胤墓志
(熙平元年十一月)
魏·齐郡王元祜墓志
(神龟二年)
魏·张安姬墓志
(正光二年)
魏·傅姆王遗女墓志
(正光二年)
魏·敦煌镇将军元倪墓志
(正光四年)
魏·齐郡王妃常季繁墓志
(正光四年二月)
魏·东豫州刺史元显魏墓志
(孝昌元年十月)
魏·富平伯于纂墓志
(孝昌三年)
魏·赵郡宣恭王元毓墓志
(建义二年)
魏·瀛州刺史李彰墓志
(太昌元年九月)
魏·太原太守穆子严墓志
(武定八年)
隋·陶丘简侯萧扬墓志
(大业八年)
摘要
清代,帖学由盛转衰、金石出土益多、考据之学日兴。先有阮元著《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尊碑思想初见其端。继有包世臣著《艺舟双揖》,于《历下笔谈》《论书绝句》等篇中力倡北碑,遂成碑学初兴之势。作为思想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的康有为在阮元、包世臣的基础上,著述《广艺舟双揖》,从“尊碑”“卑唐”到“导源”,史论结合,贬抑唐碑和帖学,极力推祟汉魏六朝碑版,他以“托古改制”、提倡改革进化的历史进化哲学观渗入书学理论与实践中,反对盲目因袭前人,主张法古创新。以其卓异的胆识和过人的才学,促成了碑学大兴时代的到来,对近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清代碑学的高峰,对民国书法的影响仍然深远。碑学经过清初到民国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书家对碑版书法的艺术特征和运用进行了比较深度的挖掘和展现。当今,我们只要留意当前国家级书法展览和一些其他的书法大展,就可以看出作品中取法墓志书法者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些作者喜欢碑版书法的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点画峻厚;有些喜欢墓志书法的俊俏奇逸,方笔的冷峻和棱角分明;有些作者喜欢墓志书法的造型奇特,结构错落有致……这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有些作者专门从一些造型奇特的墓志书法入手,很容易与别人拉开距离。不管哪种书法群体,对墓志书法的研习,都是对墓志书法的敬仰和挖掘。
从书体演变角度而言,六朝时期很多墓志书法都处在字体新旧演变的进程中,从中可以看出很多书体演变的轨迹,他们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笔法高妙,范式千载,古意未泯且新意迭出。在六朝墓志中,很多蕴含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力,能够启发书法家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很多的书法价值可以挖掘,只可惜当代书家对墓志书法的挖掘还远远不够,这对当代书法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谷国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